前两天,我在得到上听了秋秋解读的《心流》。这是一本影响了很多人的书,自1990年出版以来,该书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到很多国家。
这本书的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他从7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专注状态的课题,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是积极心理体验领域很有权威的学者。
这本书叫作《心流》,那心流指的是什么呢?通俗点儿来讲,其实是指我们专注做一件事情时,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用英文表示就是:flow。我们都曾体验过心流状态,比如画画、下棋或者打游戏时,玩到兴致来的时候,会忘记吃饭,忘记上厕所。
全书的主要脉络,可以用以下这张图来说明。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呢:
1.追逐感官上的刺激,享受到的快乐是转瞬即逝的,沉浸其中的人,会被肉体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无法主宰自己的意识。
当人们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幸福感不会随之增长而提升。人们外在欲望,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外在的社会认可(财富和地位),跟我们的生活品质没有必然的关系。
2.学会掌控自己意识的人,可以决定自己生命体验,达到幸福境界。幸福的境界取决于我们的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
3.精神熵这个词,用在意识层面,说的就是我们的意识,会自发地变得无序和混乱,无序会导致人不安。当我们焦虑、心猿意马久了,就会对自我造成损害,最后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最优体验(心流状态)能够对抗精神熵,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
4.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能力的配合,这三点共同创造出了心流体验。
面对清晰目标得具体化,得量化,比如下周末爬上某座山,这就是一个清晰的目标。
清晰目标和即时反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很多人坚持不了目标,是因为目标模糊不确定,自然也缺乏即使反馈。即使反馈能让你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让你时刻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
在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给自己制定一个超出能力水平5%到10%左右的挑战任务,这个时候,人就很容易进入到心流状态。
5.当创造心流的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开始聚集,逐渐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和情绪,甚至自我都会消失不见。这种体验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们发挥出高超技巧,主动迎接挑战。
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基于创造心流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即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及挑战与能力的配合,我觉得我可以做出以下几点调整:
1.给自己设置健身的任务,一周去3天健身房,周一练胸,周二/周三练腿,周四/周末练背,其余时间,自己在家练腹肌,练肩。每次练某个部位之前,都要搞清楚自己需要做哪些动作,这些动作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每个动作要做几组,间隔休息多长时间,每组至少要做几次;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和能力,进行相应调整。
2.每天中午,坚持学习得到里面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专栏,每天坚持学习两节课的内容,写点儿相应的学习笔记。
3.画一个横坐标,但凡自己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件,都去记录下来,以此形成即时反馈。
我相信,经过这些努力,我更容易达到心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