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里的情绪密码
在今天的心理月培训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走进了一场奇妙的色彩与情绪之旅。当我向孩子们讲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绪时,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
我告诉他们,红色是愤怒,就像燃烧的火焰;黄色是快乐,如同灿烂的阳光;蓝色是忧伤,好似宁静却略带哀愁的湖水;黑色是害怕,仿佛漆黑寂静的夜晚。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努力将这些抽象的情绪与具体的色彩联系起来。
随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情,画出属于自己的“情绪小怪兽”。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孩子们专注地调配色彩,勾勒线条,一个个独特的“情绪小怪兽”逐渐跃然纸上。
这时,一个孩子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可笔下的“情绪小怪兽”却是刺眼的红色,充满了愤怒的气息。我好奇地问他原因,他仰起小脸,认真地说:“因为今天没有上美术课,我很生气!”原来,在孩子天真的世界里,没能如愿上喜欢的课程,就是一件足以让他们感到愤怒的大事。
不远处,另一个孩子的画作同样耐人寻味。他原本画的是代表平静的绿色“情绪小怪兽”,可最后却添上了两个黑色的翅膀。我轻声询问,他有些委屈地说:“刚才老师批评了我,我就害怕了。”看着他低垂的眉眼,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心情就像多变的天气,前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可能就乌云密布。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在他们的内心掀起波澜,让情绪在瞬间发生转变。
这场心理培训,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用色彩表达情绪,也让我对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情绪丰富而复杂,并非一成不变。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去倾听,帮助他们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看着孩子们充满创意的画作,我不禁感慨:原来,在这些绚丽的色彩背后,藏着孩子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份纯真,引导他们在情绪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让每一种情绪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