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讲台,那只是你的本分



    谁都知道,我只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傻瓜。

    木垒河畔,胡杨屹立千年,苍劲的手臂从天山伸出,如同垂眉长者,静静伫立于雪原之上,用最沉稳的姿态,迎接远方而来的访客。   

    谁又能想到,当我们跨过千山万水,一路风尘仆仆,从远方的天水,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与身旁的天山一同呼吸,却有了眼下的境地。

    在我的眼前,不是记忆中冷冰冰的课桌,也不是无动于衷的同学,而是几十双睁得圆溜溜,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时间也在渐渐停止,只有“咚咚”的心跳声,在一下下撞击着这突然而来的尴尬。

    我的脑子里剩下了什么?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

    火车犹如奔腾的骏马,撒欢似的向新疆奔驰而来,它的速度实在太快,快到让我们这些初生牛犊都来不及做好万全的准备,便被赶鸭子上架,稀里糊涂的找到了自己的归所。

    还记得那是个不太冷的黄昏,我们这一群满怀热情的年轻人,风风火火的闯进木垒县的教育局,竖着耳朵,全然不顾自身叠加起来的疲惫,仔细聆听着孙主任给我们分配的支教学校。

    我知道,上帝跟我开了个很大的玩笑。

    英格堡乡中心学校,这个距离木垒县最远的小学,终于成了我和柒彦情——我的实习伙伴,实现梦想的地方。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倒不是因为这所学校,而是因为我所任教的科目,乃是从未想过的英语,并且是整个学校的英语!

    可我是正儿八经的中文学生啊……

    “老师,你为什么不说话?没事吧?”

    一张可爱的小脸蛋,忽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她那稚嫩的话语,一瞬间便将我从远方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老师没事,我们上课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

    我很感动有这么好的孩子关心,便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的笑容更为自然,我不想当一个傻瓜,我想当一个好老师,我不能辜负这些如此可爱的孩子!

    当我吃力而又流畅的讲完英语,我感觉到的是,心中无限的畅快,尽管这不是我的初衷,但这是我的责任。

    可惜,我还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傻瓜。

    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迷茫,也看到了学生课堂上的疲惫,更是看到听课老师鼓励的眼神,这让我的心中,有了一丝愧疚,我自责自己的失职,叹息自己曾经的虚度年华。

    隔行如隔山,跨专业的教学,这第一次上课,毕竟还是让我碰了个钉子。

    若是当初我能在英语上多下几分心思,又何来今日的难堪。

    这三尺讲台,此刻却是如此厚重,如此高大,我不敢仓促的一脚踏上,生怕自己一下子踩碎这高贵的灵魂,我竭力让自己回忆起,脑海深处无数次的备课情景,好离讲台更近一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讲台静默的躺在那儿,它如一位滋养着乳汁的母亲,在哺育一个个知识的宠儿,不发出一丁点儿的埋怨声。

    我情愿对它顶礼膜拜,只求不会误人子弟,我情愿对它退避三舍,只愿学生学富五车,我情愿对它鞠躬尽瘁,只要天下桃李芬芳。

    敬畏讲台,这不是一句口号,而应当是每一个站上讲台的人师,所必须承担的一份责任。

    到如今,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实习时光过去了两月有余,已算是接近尾声,再也不见大雪纷飞,天山的六角雪花的眉眼,也不会再含着笑,唯有火辣的阳光,在融合师生间日益浓厚的感情。

    有时,我大胆的猜想,或许只有等我们真正离开的那一刻,我们才会默默吞咽不舍,默默跟我的学生,跟英格堡中心学校告别……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千百年都不会过时的教师准则,若我还站在讲台上,那么我选择:

    敬畏讲台!

后记:临别之前,对于英校实习之旅实在感慨万千,不免咏物抒怀,拙作《英校赋》一篇,以表敬意。


        《英校赋》
夫人仰天地之正气,慕百年之英才,必欲寻一灵气毓秀之地,天地精华之所在。茫茫天疆,山环水绕,万物无所不精,百川无所不发,故曰:起承骏马之情,遥寄鸿雁之思,乃木垒英格堡是也。

英校者,入天山之怀抱,享人文之气运。山峦苍翠,流水潺潺,百族共济,睦邻修好,民风自古而淳朴,儿郎天生而轩昂,拥百亩良田,度八十春秋,哺千万英才,创木垒之荣光,得教育之垂青。

浩浩乎百舸争流,渺渺乎杏苑神游。英校创业之艰,谓筚路蓝缕,谓挫折百行,三两间草屋,两三个师生,屈膝于尘烟,躬身于暗室,然琅琅书声飘然于外,稚子求知蕴于心内,不以位卑而却步,不以境冷而哀丧,殊途而同归,登街街子之巅也。

数十韶华,应中华之崛起,民族之振奋,英校不复往日之旧貌。

绿草如茵,树木低眉,纸鸢飞于苍穹之上,粉蝶舞于花间之内,四栋校舍,两幢高楼,数十园丁殷殷而起,百十学子节节攀登,接轨于昌吉之外,容纳于各族之中,校友之回馈,政府之支持,足以正视听,存雅言,万世流芳也。

英校乃北疆富饶之所在,故独有色彩,四季之替换,又有四时之景也。
寒冬冷冽,天地苍茫,雪顶覆于房屋之上,狂风号于墙皮之外,目不及三尺之地,手不触五寸之外,急急乎奔驰,愤愤乎彳亍,然生以之为乐,塑雪像,闹雪球,畅怀于天地之间,皆争相媲美,以为能事。

春夏之交,万物复苏,阳光暖而不淫,斜风爽而不邪,英校师生,常起舞于散学之后,雅颂于星空之下,一张一弛,一问一答,师生之谊,愈加厚矣。

秋之风情,远胜于夏冬,每至落叶,瓜熟蒂落,人之收获颇丰,流年之吉利及至,学子温润其身,祛百病,拜谒师长,犹如程门立雪;求知课堂,犹如久旱逢霖,游戏校园,犹如小兽出笼,莫不道其壮观。

英校之美哉,在人文,在校园,在精神,论园丁之协力,论师生之融洽,皆在英格堡之底蕴,在木垒胡杨之气节。

余以学子之态奔赴英校,促留半载,虽见识浅陋,品格低俗,只得窥英校之一二,然与英校朝夕相伴,不免心有灵犀,如今即将别离,百感交集,不得不一吐心中之言,若有粗糙之处,还望诸君勿怪,海涵。

丁酉年溽暑记于英格堡乡中心学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我在工作带娃的同时,还想要学习,只有向睡眠要时间,很多时候都在晚睡早起,头晕脑胀,浑身难受。睡眠不...
    枝枝Rena阅读 328评论 0 1
  • 写作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当我欢闹时便失去写的能力。
    灰枳阅读 240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