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知道很多变好的方法,生活却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你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道做到》这本书来告诉你答案。

《知道做到》这本书从根本上剖析了“知与行”之间存在的鸿沟,并给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教你如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实现知行合一。

从知道到做到,关键在于“重复”。
要实现从知道到做到,正确的流程应该是:
1、我知道这个事情是什么
2、我有正确的方法去执行(容易缺失的环节)
3、按这个方法执行到位
第二个步骤,是我们最容易缺失的环节,这个方法的关键,就是两个字“重复”。
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间隔性重复,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阶段不断地重复。
这本书讲两件事:一、阻碍从知道到做到的三大原因和破解方法

1、过载

想要的太多,目标混乱,今天想挖这口井,明天想挖另一口井,最后挖了很多井,力气没少费,却没有一口井打出水来。

放在自己身上则是,报名参加了很多微课,买了很多本书,下了很大决心要培养好多个好习惯,比如早起、阅读、记录、锻炼等。

结果往往是微课只付了费却没有听过;书依然在那承载灰尘,你却连封面没有打开过;当然,你要培养的那些好习惯也只是在你的脑子里曾闪现过而已。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是想的太多而读书太少。

套用这句话,就是我们想要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这样循环下去的后果就是会导致焦虑,消极。

解决方案是“精要主义”

从改变认知的角度,精要地学习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信息。

精简目标,给每个目标设定实现期限。

以终为始,用实现期限倒逼现在应该做什么。

比如,我的目标是成为财税价值专家,实现期限是2022年。倒推到现在,我应该在工作中做好总结提炼,积极主动地多承揽工作,并完善专业技能。这样,我下一步才能有资本在财税圈做输出分享。最后,有前面的保障,我才能打造个人专业品牌。

再比如,我想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包括记录灵感,记录总结,记录反思。列清单,包括任务清单,步骤清单,梦想清单,核查清单等。

这么多的记录内容多而杂,目前没有任何行动,在想法面前,行动力彻底低下了头。

后来,在百日行动社群中,我发现其实这些同类习惯可以合并成一项----记录晨间日记。

这就是目标的精简带来的行动力提升。


2、消极过滤

大脑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个消极过滤系统,用消极心态建立防御机制,在无形中阻碍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态度。

解决方案是“绿灯思维”

从改变态度的角度,去接纳一新事物。强迫自己在出现惯性红灯思维之前,先提出绿灯思维和黄灯思维。

比如,你想拥有马甲线,找了许多课程。如果你对每个课程都持怀疑态度,都认为练练这个就能练出马甲线,逗小孩呢吧。

绿灯思维需要你转变态度。

先尝试一下,持续一段时间。练练又没有坏处 那就试试吧,说不定哪天马甲线就出现了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就是绿灯思维。

不试,你怎么知道不可以。

如果你渴望,上帝会听到你的声音,美梦会成真。

3、缺少跟进

很多人在接触了新事物后,没有制订一个跟进计划,结果是很快就恢复了旧习惯而没有任何行动和改变。

解决方案是“持续跟进”

做事要有始有终,有验收标准,间隔性检查一下阶段性目标是否达成,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使之 达到最佳。

比如,你计划一年读50本书,基本上节奏应该维持在一周一本。

这时,在制定阅读计划时,你的计划应该包括:用一周时间建立书单和购书;一周阅读一本书;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和精读;验收标准:读书数量和输出(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检验周期:一月一次。

这样,你的阅读计划实施开展会顺利很多,且可持续。

总结:

从知道到做到,需要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认知,知识层面的转化(精要的学习)
第二步,改变态度,积极思维的转化(训练绿灯思维)
第三步,改变行为,跟进系统(一套具体详实的跟进计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