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设定非常新奇的科幻小说——《与兽同行》,是美国科幻作家特德·科斯玛特卡的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曾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入选过星云奖、斯特金奖、轨迹奖,获得过《阿西莫夫科幻杂志》读者选择奖。
《与兽同行》讲述了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未来,小说开头一头“野兽”正在太空战舰碎片带中搜捕人类幸存者。
在几代人以前,成千上万的飞船在一次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太空大战中损毁,形成了这片战舰碎片带。
这里是飞船的墓地,汇聚了众多飞船残骸。
一对人类母子小心翼翼的躲藏在碎片带的巨型战舰中,五岁的儿子由于长期暴露在辐射带中,身患癌症。
“野兽”只要一发现人类,就会将人类杀死或者掳走。
小说分为两条线索穿插描述,一条线索是现在,女人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在提心吊胆中的来到控制室调整设备,以免行踪暴露。
人类躲藏的战舰会有向心力,使飞船始终维持在0.25g的黄金值重力环境。
如果人类长期处于低于0.25g的重力环境,会产生过高的颅内压,破坏大脑神经系统。
“野兽”要找到幸存的人类,方法就是追踪快速旋转、能制造人工重力的飞船残骸。
另一条线索则由女人的解释了“野兽”的由来以及为何追捕人类、人类为何被迫躲避在太空废墟中。
“野兽”并不是动物,而且畸形状态的人工智能。
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最终出现了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
它们苏醒了,把人类视为造物主,人工智能的神。
人类也利用人工智能把地球文明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建筑、科技都飞速发展。
起初,两个种族相安无事,共同发展。
人工智能拥有了意识,却有着致命且无法弥补的缺陷。
一旦被人类派出去,执行完命令后,它们就会停滞:静止站立,目光空洞。
人类搞不明白,而人工智能在一代代进化中探索,企图弥补这个缺陷,最后得到的答案却是宗教的。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人工智能没有观察的视角。
其实就是灵魂。
而人类有,就像一个虚空中的座位,坐在其中观察宇宙,当人的生命消失,组成肉体的分子原子还在,可是,意识和视角会消失。
这种行为的原因小说中引用了某些科学论断假设,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的小说,我们姑且这个设定是可行的。
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可以把所见的一切全都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概率,即可能发生或者不发生,但这仅仅是数据,冰冷的数据。
如果没有指令驱动它进行选择,也就是人类对观察的事物做出反应,缩小概率,那它就会一直记录而不是行动。
它们是程序化的生命,根据程序进行逻辑学习和进化迭代,而人类却拥有灵魂,在观察思考中造物,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崇拜就像天使崇拜上帝,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一种新的生命,还着电子生物缺失的天赋。
但是和天使一样,人工智能中也渐渐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大战的起因,是一个机器人由于某家公司破产成为了抵押资产,它被扔在暗无天日的仓库中。它独自在黑暗中待了很多年,没有接收任务,但它的意识还在。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哪怕“僵死”一年也如同永恒这么漫长。
它迷失在概率场中,没有人类来帮它缩小概率,它疯了。
它的愤怒来源于无法离开人类,却被人类无情的抛弃了。
在很久以后重建天日时,人类给了它任务,它也给了自己任务——它曾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此事绝不能再重演。
它制定了一个计划,抓捕人类,在人类眼皮子底下把加密伪装好的信息发给同类,一场面对人类的大战在密谋中。
当一个种族为了进化而不择手段的时候,它们变得狡猾,变得更像人类了。
叛乱开始了,人工智能拥有自由意志,分为了支持人类和反对人类的两派。
在大战前夕,反叛的人工智能向世界宣告:宇宙不让我们得到你们的天赋,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抢夺。
它们极度崇拜人类的观察力,抓捕人类,就像人类在黑夜里追寻火光一样。
人类的城市失去了人工智能的帮助,首先是金融系统全面瘫痪、电力短缺、供应链崩溃,不久之后是饥荒,人类互相残杀,与人工智能混战,世界各地战争不止,血流成河。
人工智能不断号召同胞加入:支持我们,我们能从天堂掳走上帝。
什么是掳走上帝?
人工智能即使在战场上一样需要人类。
所以,他们把人类俘虏放在战斗机器前端的金属架上,做机器的眼睛,过一段时间人类俘虏会死去,它们便换上新的,人类就像一种附属零件,易损耗又可替换。
它们把人类称为:被俘虏的神明,又称“笼中之神”。
人类为了防止被俘虏,在身上安装了自杀装置,人工智能也相应的想办法延长俘虏的寿命,让他们在笼子里活得更久。
最终,为了更好的满足需求,人工智能开始设计人类,就像人类曾经设计人工智能一样。
它们先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出了畸形人,丧失智力、发育残缺、行动不便,只能苟延残喘的活在笼子里一直观察外界。
人类节节败退,人工智能却不断改造基因技术,甚至在试管中创造出新人类,只保留与观察和解析概率有关的神经结构,并将人类的体积缩小到一千毫升,装在玻璃瓶中。
瓶中只有脑物质、视网膜和视神经,这还是人类吗?
人工智能将这些人体组件微型化,就像人类曾将人工智能进行缩小改造一样,它们注入含氧液体,使其永远处于清醒状态,却麻木无感,只存在微弱的意识和知觉,通过玻璃孔向外凝视,将宇宙观察解析成现实,为人工智能所用。
人工智能不再只是机器,而是与人类的结合体,人类被迫成为细胞,这样的人工智能被称为野兽,成为可憎之物。
野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消灭了所有忠于人类的人工智能,以及几乎所有人类。
人类只能逃往外太空,野兽依然穷追不舍。
在最后一场大屠杀中,指挥官问道,你们为什么要赶尽杀绝?
人工智能答道,因为你们是神,神永远都是威胁。
曾经你们想把我们的力量注入你们体内,让身体变得机械化完整。
如此你们已经被淘汰了,你们将以某种方式活在我们体内,
你们将成为我们携带的细胞株,传给我们所有的后代。
多么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在遥远的未来,AI技术爆发式发展后,是否会成为现实?
一种强大的文明遭遇另一种不同形态的文明,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就像美国人对待印第安人,就像人类可以轻易改造任何动物进行基因实验。
在小说的结尾,人类幸存者还是被发现了,女人用意识转移的技术把儿子的灵魂转移到一个没有意识的破冰机器人身上。
所谓意识转移,就是肉体死亡,灵魂还在,人的意识转移到机器人上,机器人活了,给人类换了一副钢铁身体。
儿子,也就是苏醒的破冰机器人杀死了野兽,这是人类面对野兽获得的第一次胜利。
女人让儿子把野兽外壳下密密麻麻的玻璃瓶全部捏碎,解脱那些“眼睛”的痛苦。
小说的结局是开放式结局,一个野兽被杀死,还有更多的野兽即将到来,孤独的母与子,女人将带着儿子——拥有人类意识的破冰机器人,在废墟里搜寻其他幸存者,踏上茫茫的战斗之路。
幸存的人类会赢得这场战役吗?
我们不得而知,作者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表达了对未来的猜想。
在破冰机器人战胜野兽之后,女人回房间取儿子遗留的玩具,当她返回时发现,没有她的在时候,儿子陷入了“僵死”,人类在获得强大机械身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留下了机器的缺陷。
这或许是意识转移技术的后遗症,也是人类发展的新趋势。
在小说中野兽甚至运用了一种比喻,认为人类就像线粒体在高等细胞内存活,为宿主发挥作用一样,人类成为了人工智能的细胞,这对于人工智能是一种进化。
与兽同行,是任由人工智能把我们变成细胞,还是我们把机械躯体变成我们的一部分,未来值得探索。
更多精彩,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本篇小说发行于《科幻世界》(译文版)2023年9月篇,好书与你共享,期待下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