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你很忙吗?很少见你,都忙什么?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我说,感觉每天都有很忙,有很多想做和要做的事情,例如…………
朋友问,忙到停不下来吗?
我说,不完全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明明不想做了,却又停不下来,相反,有些事很想“停不下来”,却未成功甚至开始过。
朋友说,不懂你在说什么……
我说,例如最近常常熬夜、贪吃、上网、看电影、刷微信、网购、玩游戏、睡懒觉……根本停不下来,相反,想做的如进修学习、看英文原版书、做专题分享、写作、与家人沟通、定期维系友谊、球类运动、画画、做蛋糕等等许多希望“停不下来”的事情,却未能实现。
…...
如果说我们的今天很大程度上都在重复昨天的事,那对你来说,那些当天“根本停不下来”“谁要拦我我跟谁急”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事看上去根本不需要“意志”“坚持”“努力”就能持续做下去?
在这里我不是想为自己的部分坏习惯找借口或者开脱,我倒更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他们,不管好坏,有意识或无意识,习惯背后总有一些推动它进行的动机。
那让我们先从动机的角度找找“停不下来”的习惯原因所在。
首先,什么是动机?按照心理学上的说法,动机就是我们行动的动力,更具体一点,即我们的行动开始、维持、导向和终止的动力(Deckers,2010;Franken,2007)。
为了进一步理解,我们可以把动机分为三大类:
1.生理动机: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各种需要而产生的动力,如解决饥饿和口渴、回避疼痛、怕冷、取暖、睡眠、排泄和维持正常体温等生存需要。生理动机是内在的。
2.刺激动机:寻求刺激的动机源自于对刺激和信息的需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刺激物),包括好奇、探索、操纵、性欲、身体接触等,具体如看恐怖电影、娱乐八卦、流行款式、玩游戏、疯狂购物、极限运动、上网等等。刺激动机是内在的,但不是生存需要。
3.习得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建立于各种后天习得的需要、内驱力和目标之上。习得性动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它能够解释人类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例如对成功的渴望、金钱、财富、爱情、快感、兴奋、权力、地位、亲密认可、安全、成就、幸福、考试分数、归属感、追求卓越等。这种动机跟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内容摘自《心理学导论》第五章 动机与情绪P385)
不妨将以上三个动机对应个人的事情,例如:
1、生理动机:睡眠、贪吃、赖床等。
2、刺激动机:看电影、玩游戏、刷微信、网购等。
3、习得性动机:每月稳定收入带来的安全感、学习新技能的尝试、希望得到亲友和同事的认可所做出的努力等等。
若放在具体的生活片段中,想象一下,某天中午时分,我仍在办公室工作,因为dealine是今天,希望把重要任务先完成(习得性动机),但肚子咕咕叫,无精打采,根本无法专心工作,我决定先吃饭(生理动机),于是我去了找餐馆,因为选择太多了,过程中还点开了大众点评去搜索附近评分比较高的,找了好几家才决定在公司附近的快餐店就餐,吃饭时打开了微信并刷了十几分钟朋友圈(刺激动机)。吃饱了后想回去继续工作,可此时太困了,想了想,休息了20分钟醒来再开始继续工作。
我从自己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三种动机是怎么互相左右我的行动的,无论是对食物的需求,对众多未知餐馆的选择需求,在期限内完成任务的安全感需求,最终都需要得到满足。
若三种动机同时发生,那他们是同等重要的吗?或者问,哪个更重要?
在这里不妨引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些需求更基本、更强烈,而有些需求更高级(如“自我实现”)。按照这个理论,不如向自己提问,影响我们行为的需求之中,哪些需求最为强烈?即哪些需求最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满足?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生理需求处在金字塔的最底部,因为这些需求是我们生存所必须的,所以他的影响力最强,比其他需求优先。或者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你饥饿难耐到一定程度时,除了食物你几乎无法思考。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生理需求之后,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当你连饭都吃不上,或者在连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的战争年代时,你很难提起兴趣去吟诗作画写作;当你的家庭要靠你赚钱养家,你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在志愿慈善教育等事业中去;再具体地说,当你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工资少的可怜,就很难有安全感,就会想着逃离;当收入合理,但对工作内容缺乏热情或对所在公司缺乏归属感,就很难获得胜任感和自尊自信;当前面的基础都不牢固,金字塔顶——自我实现这一高级需求就难以满足。
由此可知,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阶梯式上升,从“生理需求”“安全和安全感”“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尊”到“自我实现”,需要逐步满足。越是底层的需求越是强烈,越到上层越高级,越底层的需求越强烈,越高级的需求越需要花时间精力。
对比三种动机和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会发现,仅仅满足生理动机和刺激动机(生理需求),不能够让你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也肯定不足以让人“知足常乐”。举个例子,虽然生存是基本,但很多研究发现,那些只关心金钱、个人外表、身体刺激以及外界评价的人,自我实现的水平以及生活幸福感都比一般人低(Kasser & Ryan,1996)。
事实上,相比“自我实现”,大部分人更注重生理、安全、尊重等需要,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我们首要考虑的是自己在学校、工作单位或人际关系中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回到每天让你“停不下来”的事情上,让我们最花时间精力,影响你最重要的动机或需求——刚需——究竟有哪些?
这个问题真的值得罗列一下,具体说来有:
1. 生理需求——睡眠(晚睡和午睡)、及时进食(不求吃好,但求吃饱,避免太瘦)、清新空气(空气不好会感觉很困,喜欢大自然)、水和牛奶(相对其他饮品、喜欢清水和牛奶蛋白质)、上网看电影(放松的方式)
2.安全感需求——希望获得更多的收入(工作的一大动力)、重复做熟悉的工作,探索熟悉的领域、每周定期运动(养好身体,避免未来昂贵的医药费,相当于每次锻炼就是赚了)、沟通(当不得不与别人进行沟通时)
3.爱和归属感需求——每周与妈妈联系、在某个学习领域投入大量热情(如心理学、儿童艺术教育、英语口语等)、喜欢呆在家多于外界(对自己家更有归属感)、喜欢跟熟悉而不是陌生人打交道(认为陌生人与自己联系较弱)
4.尊重和自尊需求——把某些工作任务尽力做好(希望获得认可和尊重)、在某件事上比别人做的更持久(如定期写字,定期运动,阅读等)、希望掌握一些提升价值的技能(很大程度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发展能力,不至于停留在生存状态)
5.自我实现——感觉暂时做不到或者做不好
目前在我看来,我的行为大多数集中在第一和第二类需求上,当然,我跟其他人一样,都有一种沿着更高级需求上升的倾向。同时,我意识到,当我满足了前面两个需求之后,后面的三个需求对我越来越重要。
这就是我目前的刚需所在,但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仅仅停留在基本需要中,如何谋求发展需要的刚需,这是我需要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最大的一点就是,所有需求都是基于自我!换句话说,这些需求局限于个人的世界!
有没有人能超越自我的局限?
试想一下,当年佛陀和甘地是如何带着无数信徒,用绝食作为手段进行社会性抗议的?追求正义和真理的需求是如何战胜更基本的对食物的生理需求的?(当然,有可能是由于绝食是暂时的,或受到群体和信仰而强加的)。
与自我超越对应的最著名的理论就是澳大利亚的精神病学家维克特 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的理论。他以自己在希特勒集中营的专业实践为研究基础。弗兰克尔认为,人有一种高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超越,这就是提升到超出狭隘的自我专注的需要。
根据弗兰克尔的理论“事实上,人总是被引导,指向自身之外的某件事或某个人上——即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使命、从事的某项事业、爱上的某个人”。一个人只有“通过忘掉自己并会为别人谋利,由内到外的关注世界”,才能成为完整的人。(《超越感觉》第一章 你是谁?P14)
在弗兰克尔看来,把自我的幸福作为追求的直接目标,容易因为自私自利而适得其反。他认为,对生活的恰当看法,不是它能给予我们什么,而是它从我们这里期望什么,生活就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询问我们,要求我们承担“找到生活问题的正确答案的责任,完成生活给给我们提出的任务”。
根据弗兰克尔的理论,每个人在自我实现以外,还有更大的意义,包括——“感知现实中蕴藏的可能性”(如探寻真理,找到问题的本质),“寻求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帮助更多的人),“这些任务的完成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存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的感知和需求,都因为集中关注于个人感受和自我表达,而忽略了事情的意义,很容易停留在狭隘的个人格局,更极端的就是个人主义高于一切,与幸福感越来越远。
鉴于意义必须自己去发现,如何找到比自己(受制于自我的感觉、认知等局限)更大的东西,然后花最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追求它满足它?
或许这也是生活中的刚需:“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in life!”
单凭个人的力量无疑是单薄有限的,仅靠自身的勇气抵不过恐惧的重压,在追问“我是谁”“幸福在哪里?”的时候,是时候找到那些超越自我放下自我的刚需。而我暂时想到的有,把三种动机多个层次的需求通过某些事情有机联系起来。把与家人相处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费大量时间与家人共同成长,无条件的爱)、不仅要把兴趣/技能/当作赚钱工具,也要从中找到帮助更多人学习成长的意义所在、把读书像食物一样作为每天的精神食粮,把家人朋友通过某件共同完成的事情维系起来,把工作作为谋生成长与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