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阿萍就去范文华家里还雨伞了。她敲窗户的时候,范文华还没起床呢。他是村里的老师,现在是暑假,他不用去学校,家里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地里的活也不用他干,早上起晚点也没人说什么。
范文华的母亲在后院干活,范文华起床开了门,一看到是阿萍,赶紧就跑房间里穿衣服去了,他刚才就穿了件背心和大裤衩呢。等范文华穿戴整齐出来,阿萍把伞还给他。范文华接过来放到墙角,只说了句:“不用着急还,我家还有伞打。”
阿萍抿嘴笑了笑,说:“那也要还你,这是你家的伞呀。”
范文华摸了摸鼻子,又开始脸红了。
范文华的母亲听到前院的声音走过来,愣了一下。她不认识阿萍,只觉得大清早的跑人家里来,这姑娘也太大胆了些。
范母是个老实又勤劳的农村妇人,虽然心里有点嘀咕,出于礼貌,她还是问了阿萍要不要在她们家吃早饭。本以为阿萍会推迟的,没想到这姑娘一口就答应下来了,还很勤快的去端碗摆筷子,范母不好说什么,只好多盛了一个人的饭,再大声喊范文华的妹妹俊俊吃饭。范文华的父亲跑生意,平时不在家,一个月只回来住几天,这天也没回来。
餐桌上,俊俊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姐姐,哥哥太老实了,家里很少有陌生姑娘上门的。阿萍吃饭的时候话也不多,只夸了一下范母的厨艺就没怎么说话了。范文华和他母亲都是话不多的人,没多久,饭就吃完了,阿萍抢着收拾了碗筷,把地扫干净就准备走了。
临走前,她对范文华说:“我刚才看你房里有很多书,我可以借几本看一看吗?看完就还你。”范文华点了点头,把她带到房里挑书。阿萍挑了一本杂志,她对范文华说:“我没读多少书,先看看这本《知音》吧。”范文华觉得这姑娘还挺上进的,农村爱看书的女孩子实在不多。
隔了一天,阿萍就过来还书,还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让范文华告诉他。阿萍带着新挑的书走的时候,还拿走范文华的一本字典。
阿萍看书的速度越来越快,刚开始三天一本,后来两天一本,慢慢的,就一天一本了,暑假过去一半的时候,范文华家的杂志都快被她看完了。
虽然村里也有些风言风语,但是阿萍根本不会在乎别人说什么。范母虽然会当着范文华的面嘀咕几句,但是这女孩什么都好,就是不会看脸色,而且又很勤快,到了她家里也不局促,大大方方地和早起的范母打招呼,就算范母不是很热情她也不介意。看到范母在做饭,阿萍就跟到厨房去打下手,或者主动拿起扫把扫地,擦一擦桌子什么的。范母和她客气了几回,看到她依然我行我素,也就随她去了。
阿萍家离范文华家要走二十分钟左右,她每次都是太阳刚刚露个影子就到范文华家里了,刚开始她是吃完早饭收拾好碗筷回去,慢慢就逗留到吃完中饭回家,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她已经在范文华家吃上晚饭了。
等范文华开学上班后,就算他不在家,阿萍也会时不时过来帮范母做做家务,等到范文华下班一起吃晚饭。渐渐的,范母也对这个从小没有妈妈的女孩有一些怜悯,村里人再当着她的面打趣的时候,她也就笑一笑,说那个姑娘还蛮勤快的,村里人就不再说什么了。
有一天晚上,阿萍吃完饭准备回家的时候,外面下起了大雨,时值深秋,还是有点冷的,她没有回家,当晚和范文华睡在了一张床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