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往往倾向于认为侵犯是人类的本能,但是目前主流的社会心理学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环境刺激和侵犯行为之间的调节变量。了解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调节变量与侵犯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动物行为学
洛伦兹认为人类也是动物界的一个分支,其内部的侵犯能力会不断积累,当外部的刺激引发了内部的侵犯能量时,侵犯行为就会发生,所积累的侵犯能量得以发泄。然后,一个新的能量积累过程又开始了。
对灵长类动物组织的研究发现,社会能力的发展取决于恰当地运用侵犯行为的能力。要获得社会能力,一方面要学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控制侵犯冲动,另外一方面要学会在某些挑战面前恰当地使用侵犯方式来解决问题。单独饲养的猴子和完全在同辈群体中长大的猴子相比,因缺少和外界的联系,普遍地表现出不适当的侵犯行为,他们因此被猴群排斥,也难以得到群体帮助,所以很难在群体中获得令其满意的地位。
二、生物进化学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从进化的角度看,侵犯行为具有适应性意义,是获取资源、反击侵犯、赢得交配机会的重要策略手段。心理学家认为发生在男性之间的侵犯行为之所以多于女性的侵犯行为,并不是因为男性具有更高水平的侵犯本能,而是因为男性要通过相互之间的暴力斗争,来增加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到下一代的概率。男性希望确信他们对自己的后代具有排他性的父权,所以他们不但要控制和支配异性,同时还要和其他男性争夺有利于再生产的有用资源。在现代社会中,这些资源表现为无形的地位和社会权力。
三、行为遗传学
气质理论认为,行为的强度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在婴儿时期观察到的攻击行为模式往往会延续到成年之后,8岁时攻击水平低的儿童,到成年后依然具有较低的攻击性行为水平。遗传因素是影响侵犯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侵犯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的成长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面对同一个可能会诱发攻击性行为的情境时,不同遗传倾向的个体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侵犯行为遗传倾向相同的两个个体,如果经历了不同的成长环境,就会发展出截然不同的侵犯行为模式。遗传和环境在侵犯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四、激素活动和侵犯
人们很早就发现,雄性激素在动物的侵犯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调查了一些11岁的男孩和女孩后发现,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接受合成激素注射的话,孩子们在面对假设存在的刺激情境时,会比他们无此经历的兄弟姐妹表现出更多的侵犯性。在这类研究中,经常把荷尔蒙浓度解释为原因,把侵犯解释为结果。但是有些研究可能正相反,和侵犯相关的经历,例如涉及竞争或过分固执的行为,有时候会影响睾丸激素浓度。所以,侵犯行为和激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与激素活动相类似的生理证据,还包括人们的低静息心率。研究表明临床上多种反社会行为都有低静息心率存在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