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号,微信的小程序终于上线了。巧的是,十年前的1月9号,乔布斯发布了第一部iphone手机。
网上对小程序的分析也很多,我也把玩了一天,这里主要来说说我自己对于小程序的几点感受。
1.统一入口,不用再为每个应用单独下载app
我的手机里装了很多app,但是很多app可能一个月都不会打开一次比如掌上银行等;而打开有的app只是为了翻译个英文单词或者算个汇率,比如记账、词典等。现在小程序的出现,这些事情都可以在微信里面完成,用户不需要再为了一个简单的刚性需求,就从一个app回到桌面,打开另外一个app,中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流量成本和存储成本。
小程序为微信带来了更多的使用场景,让用户依托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以前看书、购物、看电影、看新闻都要下载一个相对应的app,现在只需要打开微信,进入相对应的小程序,就能在微信这个大环境里完成各种各样的操作。从前,微信只是一个没有法力的石猴,现在俨然是一个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的齐天大圣。
2.轻量化体验,更专注于满足核心功能
小程序给我最大的好感就是,它是完整app的“轻量版”,它更专注的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没有花哨的功能,没有复杂的逻辑,注重简洁轻盈是小程序的特点。很多时候,打开一个app,经常会需要接收通知、广告、推荐等“骚扰”对于大部分的刚性需求的app,核心的功能需求才是最主要的,小程序也正是保证了这一点。我体验了一把京东商城的小程序,它比需要下载的app更专注于塑造核心功能,只有商品搜索和订单管理两大项功能,没有其他花哨的东西,体验更佳轻量化。在这个追求高效的时代,围绕核心需求的轻量化体验是我们所追求的。
3.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意义
小程序创造了很多机会,对于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有不同的意义。
- 对于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小程序的加入释放了大量的手机内存。不需要再为每一个应用都下载一个app,也可以在微信里体验到一样的服务,其中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成本。
- 对于开发者。相比开发一个app,开发一个小程序会更加方便快捷,微信提供了大量的接口,经过认证的开发者可以随时调用,开发周期大大缩短。而且,不同于应用分发,小程序避免了兼容性的问题,工作量也相对应减少。
- 对于线下商户。小程序的其中一个入口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试想你经过一家商店,通过扫码就能进入对应的小程序享受对应的服务。商家省去了开发app的烦恼(用户也不会因为逛一家店就下载一个app),同时也起到了推广的作用。据说未来小程序还将加入“搜索附近的小程序”的功能,这显然也是一次线上和线下的完美结合。
- 对于微信。张小龙选在今天发布小程序绝对是故意的。要说小程序之于微信的关系,我觉得就等同于app store之于iphone的关系。app store让iphone从单纯的硬件产品向生态产品蜕变,毫不夸张的说,小程序的加入,让微信从工具型产品向有平台能力的工具型产品蜕变。
- 对于产品经理。从语音对讲到”到“附近的人”到二维码到公众号再到现在的小程序,微信的成长迭代史可以说是每个产品经理都应该学习和研究的范本。也许不能做出像微信一样伟大的产品,但是可以学习其中的精神和产品思维。
4.小程序的局限性
小程序有这么多的好,但是也有局限性。
- 微信只是一个有平台能力的工具型产品。很多人说微信的野心很大,想要把微信做成一个类似于ios和android的系统。其实不然,我觉得微信推出小程序的目的,只是想要为微信添加更多的使用场景,让更多的用户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留在微信上面。看似微信网罗了众多的应用,其实是把在其他app上能做的简单的事,在微信上就让它做完了。归根结底,微信并不是一个应用商店,而一个工具型产品,只是现在除了即时通讯的功能,它还有接入其他功能的能力。
- 有些场景还得去下载app。小程序之所以称作“小”,是因为它的“轻”和“快”。用完即走的特点使得它更适合于一些刚性需求的工具型应用,比如查账、购物、看书、天气等。像一些重深度体验和重本地存储的应用,就不适合做成小程序,比如浏览器、游戏、应用商店、有缓存需求的app等。就像你要在你的跑车上装一个激光枪可以,但是要在车上装一个核弹,那就另当别论了。
- 开发者可获取的用户数据有限。不像开发一个app,用户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监测下,微信提供的数据有限,开发者得到的数据也非常有限。在这个从流量为王转向数据为王的时代,其中的重要性开发者要斟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