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姚晨、郭京飞等主演的电视剧《都挺好》正式开播并收获巨大反响,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和思考。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由姚晨饰演的职场金领苏明玉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生长在家庭的边缘,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故事。
作为家中最小的妹妹,苏明玉从小受尽委屈,但永远被第一个牺牲的她却从未得到任何关心,甚至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压榨是理所当然。
强势且重男轻女的母亲,懦弱逃避的父亲,妈宝的二哥,和稀泥的大哥,这个家庭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值得去深思的社会热点话题:愚孝、妈宝、父母赡养……
然而今天笔者想说的是另一个没被关注到却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的问题。在剧中,苏明玉的哥哥随便撒个娇就可以获得两千元的资助去旅游,自己高考想要花一千元参加强化班却被严词拒绝,本可以考清华的成绩却被妈妈勒令去不花钱的师范。因为女孩子总要嫁人,读那么多书没有用。
上了大学后的明玉赌气一学期没回家,找爸爸要生活费时爸爸说妈妈心里也过意不去,很想她,劝明玉原谅母亲。
“我们把你生下来养这么大,我们容易么!”
“你是你妈生的,能有多大仇呢。”
如果这时,站在旁边的家人再来劝说:“你妈要不爱你,她能把你养这么大么,你妈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就别再说气话伤她心了,她也不容易,多体谅体谅。”
轻描淡写一句话,受害人就被言语绑架成了一个不懂事的施暴者,语言的蛊让受害者心软、自责,觉得反而是自己做错了,应该多理解父母的,不应该吵架。
一件本是完全错误的事一旦坐上感情的顺风车,就像一个持有特别通行证的杀手,作案可以不受指责,明明无比愤怒却又不得不和解。
同样,在最近另一档话题度很高的综艺《我家那闺女》中,袁姗姗爸爸在孩子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子的问题中给出的回答,也同样耐人寻味。
珊珊爸爸的话看起来是发自肺腑的理解与妥协,但却说得让人没办法拒绝。就像易立竞随后评价的那样,这在子女看来是极大的不孝,是会歉疚一辈子的,为了不让父母抱憾,哪怕是将就委屈自己,也要完成父母的心愿,哪怕这样并不会让自己真的开心。
为了让已经操劳一辈子的父母有更多的开心,我们会迫使自己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哪怕这和自己内心的期望背道而驰。可是这种用爱做包装的强行意志转移,真的对么?
类似的话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比如:
“你为什么拒绝了?你是不是变心了,你不爱我了?”
“你帮帮你弟弟,除了你这个姐姐就没人帮他了,妈求你了。”正是由于在意这段关系,听到威胁后的我们不得不乖乖服从。
这些广泛存在于亲情、友情、爱情中的“绑架言语”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在此基础上福沃德出版同名书籍《情感勒索》,详细阐述了这种心理学现象。
书中福沃德将情绪勒索定义为勒索者通过利用他人的恐惧感、义务感与罪恶感,来控制对方按照勒索者的意愿行事。具体则表现为上述的列举的种种话语。
不论勒索者平时对被勒索者有多关爱,一旦勒索者感到自己意愿无法顺利推进,就会试图威胁他人来迫使他人妥协和让步。 而被勒索者则往往深陷其中却不会意识到自己被情感勒索,只是觉得自己十分痛苦,想要拒绝却又不敢因此背上没良心,没孝心的罪名。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试想,在与人遇到分歧需要协商解决时,最成功的方式是直面两人的需求,根据双方诉求理性沟通,以求得最满意结果。最失败的方法则是忽视诉求,通过强迫的方式迫使对方屈服,完成意志转移。而情感勒索明显属于后者。
在福沃德博士的分析中,情感勒索者分为惩罚、自我惩罚、苦情与引诱四种类型。即利用人们固有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通过贬低当事人价值、联合(他再不好,你俩还有个孩子……)、病态、消极比较的方式使人迷茫,步步紧逼完成自我意志的强加。
勒索者通常会使用一种或多种手法来实施情感勒索,击中当事人痛处,产生迷惑与愧疚,认为是自己一错再错,只好选择忽视自己需求将就。被勒索者一旦长期处于自我价值偏低的状态下,就会进一步忽略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灰心,把外部压力合理化,习惯性地取悦别人。
对低自尊的人来说,将伤害和压力合理化,把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身上,并不能带来快乐和满足,还可能导致抑郁和自杀倾向。由于每个人的情绪是有界限的,但人与人的情绪之间又会产生关系。情绪界限不清晰的人,就容易陷入勒索或者被勒索的状况。
也可能在这段关系中是受害者的人,在其他关系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变成勒索者,无意识地用自己的需求伤害了别人。那么我们怎么摆脱这种糟糕的恶性循环呢?
首先,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疏导,通过多次的心理暗示使自己不再下意识认为自己无法承受这样的勒索损失,建立拥有平等话语权的勇气。
其次,可以多做被福沃德博士称作“扭转行为”的尝试:把自己过去面对勒索时的行为列出来,然后写下应该出现的正常反应,并填入“过去我……,现在我……”的句式中,潜移默化地为自己培养拒绝勒索的潜意识。在日后的的争吵中能够立刻发现对方是否正在情感勒索,从而跳出情绪圈,用理智处理矛盾。
在真正面临争吵时,福沃德博士提出SOS的方法,即为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三个步骤。
第一,停下来。在面对勒索者狂轰滥炸的情感攻击时,要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顺着勒索者的思路掉进质疑情绪的沼泽中。有意识地停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认真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
“我们太激动了,这不利于我们商量问题。我们需要好好谈一谈,让我思考一下,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有了冷静的缓冲区,就可以跳出情景,假装以第三身份的视角客观仔细地分析自己和对方,即冷静观察。列出观察清单。
观察自己。我愤怒么?我在激动什么?我真实想法是什么?
观察对方。TA想要什么?诉求合理么?我拒绝了以后TA是什么反应?
观察需求。需求合理么?我是害怕需求中的内容还是TA说话的方式?需求哪些我可以满足,哪些我不可以?这会对我造成伤害么?
这些问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情景模拟:如果再一次处在这种情景,我的回答是什么,以此训练大脑对这些问题的接受和记忆程度。
当所有问题自问自答完后,就可以制作应对策略。准备好铠甲,迎接新一轮的情感攻击。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需要将我们所产生的愧疚、愤怒合理搁置,牢记我们的立场,力图使双方回归冷静,平等沟通。
就像《情感勒索》中提到的,情感勒索是双人舞不是独角戏,如果没有另一方的参与,情感勒索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当双方都处于冷静时,情绪陷阱就没法制造,情感勒索也不能形成。这时双方可以选择更加坦率地沟通,以求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让我们免受精神创伤,并在事后进行复盘思考,为下一次突如其来的勒索准备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