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贺(Hope)
图片:网络
大家好,上回说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征战回途中归去,那到底谁来继承他的皇位呢?
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离开后,妻子野心也显示出来。
1.把持朝政的“断腕太后”
阿保机一共有3个儿子,在之前立了大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也是最像他的儿子,非常喜欢汉朝文化,也骁勇善战,德才兼备。但是阿保机唯一失策的是:竟然把皇太子分到边境去。
二儿子耶律德光,也是能力出众,但是比大哥更内向。三儿子纯粹是个混世魔王,除了一身蛮力,无恶不作,但皇后偏偏喜欢这个小儿子。
前面说过,述律皇后经常参与国事,最重要的是她喜欢契丹的文化,所以特别不喜欢已经汉化的大儿子。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契丹的发展,她一心想立三儿子继位,但是怕马上招到群臣反对。所以就说孩子们都太小,最大才28岁,自己不放心,先由自己管理国家大事,也就是太后亲政。
你想想,很多跟随先王多年的大臣们肯定不服,太后就想了一出狠招。有天,她问大臣们是不是很想念先王,那些人都说想。那好,皇后就把他们全部灭了,真送到先王身边了。从此,很多人更是敢怒不敢言。
但这时她偏偏遇见了一个混人,汉朝降将赵思温,这人有文化啊。当皇后某天看他不顺眼,说先帝想他了,他答复说“和先帝最亲敬的人莫过于太后了,太后如果先去陪先帝,他也一定会去”。这下太后傻眼了,但她马上反应过来,说自己需要理朝政,不方便去,然后拔出佩刀,把她自己的手腕砍了,面不改色,说让手腕去陪先帝。
从此,大臣们更不敢发话,皇太子一看,还是识趣让位给老二吧,后面逃到后唐,但因不愿意陪李从珂殉国,被李派人刺杀而亡。这边太后看三儿子实在扶不起,就同意让二儿子耶律德光当皇帝,这就是辽太宗。
辽太宗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不甘心被母后一直控制。他就想进攻中原,刚好,中原后唐明宗一归去,干儿子李丛珂叛乱,推翻了明宗儿子的政权。这刚继位不久的皇帝就逃到了自己妹夫家,就是被后人痛骂的石敬塘。
结果石敬塘权衡利弊,反而把落难天子交给了李丛珂,被封为河东节度使。但李丛珂又不信任他,经常羞辱他和他夫人。李丛珂还派幽州节度使赵德钧父子去攻打石敬塘,结果舍不得出钱,赵氏父子也反了。
这赵氏父子和石敬塘都反了,难免对敌,就都向契丹求助,最后石敬塘赢了,他不仅喊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辽太宗为爹,每年上贡,还把幽州十六州献给了辽国,从此中原就不太平了,他也背上了千古骂名,不得善终。
3.短命的世宗和昏庸的“睡王”穆宗
辽太宗因为经常出兵征伐中原,最后也是在回国途中病亡,当地人称为“杀胡林”。那么,他这一去,太后又想立自己小儿子为帝,但是大臣们不干了,刚好耶鲁倍的儿子耶律阮在军中,皇位本来也应该是他父亲的,所以就被拥立为辽世宗。
这下子,太后不干了,亲自带兵要讨伐孙子。这时候,契丹里面一位杰出的人物出场,他就是耶律屋质,在他的协调之下,太后和耶律阮都各自认错,签订了横渡之约,辽世宗终于顺利继位。
但太后还不死心,和小儿子想发动政变,结果被辽世宗提前识破,先下手反击,把他两人软禁起来,晚年比较凄凉。
辽世宗皇位来的比较轻松,当然有人不服,不久附马爷叛乱,联合辽太祖最喜欢捣乱的弟弟耶律安端,结果被安端的儿子耶律察割举报,被提前平息。从此耶律察割深受辽世宗信任。
宰相耶律屋质看出了察割暗藏的野心,提醒世宗要小心这连自己父亲都出卖的人。但辽世宗已经昏头,结果,果然如屋质如料,三年后,辽世宗就被耶律察割所杀。
耶律察割谋反后,也不得善终,被耶律屋质联合寿安王耶律璟率兵平定。耶律璟是当时唯一幸存的正统皇亲,就被拥立成为辽穆宗。
辽穆宗在位十八年左右,几乎都在喝酒,睡觉,被称为“睡王”,可能是心中太苦闷,在位期间,不断有人发动政变,刚灭了一个又冒出来一个。他没有太祖的雄才大略,没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可以宽恕叛乱之人。所以穆宗变得越来越残暴,以杀人为乐,民不聊生。
多行不义必自毙,有次,他喝醉酒,又想杀几位厨子,这三人想横竖是死,不如为名除害,就把穆宗给结果了。
这下,辽国契丹民族终于迎来了一位明主,开始了中兴之路。我们下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