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许多人安利了一部热映的电影——《摔跤吧!爸爸》,据说感动了无数观众。我是一个泪点相对较高的人,并未在影片中收获泪水,却也颇有一番感触。
如同大多数竞技体育电影一般,电影场景少不了热血沸腾的赛事。但是不同于其他体育电影的是,《摔跤吧!爸爸》并未在镜头中展现过多的赛事,更多的是其背后关于一个国家文化的故事,一份深沉的爱。
通过影片,我们仍然能看出印度对于女性的歧视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
一开始,两个女儿对父亲的魔鬼训练是非常抵触的,直到她们参加了一场同龄女孩的婚礼。14岁的新娘对她们不无羡慕地说:“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我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和烧饭,当我一满14岁就匆匆将我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从这一刻起,当冠军已经不仅仅是父亲的梦想了,而是两个女儿为改变自己命运的觉醒。
在父亲训练女儿成为摔跤手的过程中,父亲不顾一切地让女儿穿上宽松的裤子,剪掉了女儿的长发。这些做法引起了村民邻居的热议——“女孩子就应该在家里学习厨艺”,这番话让我们意识到男女不平等的现状。
影片中最后大女儿即将进行争夺世界冠军的决赛中时,女儿问父亲明天有何策略时,父亲回答女儿只有一个策略,让世界记住你,改变女性被歧视的命运。这是阿米尔·汗再为印度女性乃至全球女性发声。这也是这部影片更为有深度意义之处。
而影片中深沉的爱,体现在摔跤运动员对于国际金牌的执着,体现在马哈维亚的双重身份——父亲与教练。
马哈维亚出于生活的压迫,并未在适当的时机为自己的国家——热衷于摔跤比赛的国家收获一枚国际金牌,这便造成了他长久的遗憾。马哈维亚及时发现了自己女儿摔跤的天赋,以致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女儿身上。在影片解决结束之时,马哈维亚在被关着的房间内听到了印度的国歌,留下了泪水。那一份对于国家的热爱一刹那间涌上心头。
对于女儿,马哈维亚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父亲。但他会同我们的父亲一样——在深夜中默默照顾着你,你难受时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抹眼泪,在你远行时看着你的背影渐行渐远……父亲与女儿的感情永远无法用言语描述。
或许《摔跤吧!爸爸》有更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而那些我们尚未品味的地方还需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