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归来后,又是家庭出游,时间跳跃着行走,窦桂梅老师说课堂上要学会见缝插针地补充,我觉得旅游生活中也要见缝插针地去读书。和湿地花草的勤勉相比,我是比较落后了,简书的更新节奏有点慢。不过,我依然在做,这块是我的主阵地,语文的味道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语文,大多是学生们的作品。游历四方的感受放进艳游四方,阅读群书、影视节目的心得收进艳观四处,亲子交流大多写进艳笑之光,师生故事放在艳师艳生,课堂思考放进艳儿课堂。忽然感觉自己建好了一个房子,这里有很多房间,每日的所行所思所言都有地方安放了。原来糊里糊涂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下井井有条起来。不再是思想的碎片和语言的琐碎了,我想在这块宝地装饰出既节能环保又品位高雅的风格,未来生活似乎处处都是闪闪发光的。最好的年华,要在时光的流水中淘洗出生活最美的金石。
这次出行,我带出来君师傅的《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先读了两篇《自我的迷失》和《灰色小人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便震撼不已,然后就开始自我反思。这两篇文本解读所反映出来的是君师傅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力,让我无比汗颜,虽然日常经常叫着喊着要学会文本解读,但每到终了还是觉得自己一无所知,毫无抓手,似乎四年大学时白上的,十二年的书是白教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去找路,路就长远宽敞了,哪怕从头再来。于是我把《孙绍正:如是解读作品》重新拿出来看,以前一看到那些专业术语就头疼的我,这次似乎特别沉静,那些术语似乎比韩剧中的男主人公还帅气迷人了,那条分缕析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似乎比烧脑的电影情节要生动有趣。就代自序这几页,我就反复读了三遍,终于明白了我们日常可以怎样进行文本解读了,这也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出发点与众不同,如何一下子抓住文章的核心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了。这样美妙的感受实在是棒到极点,乃至于今天午休结束后,我毅然决然爬起来把文字笔记转换成电子笔记,再次感受孙教授的科学指导啊。好东西当然要拿出来分享的,下面就是阅读手记1,期待2、3、乃至更多,希望大家多激励督促我。
代自序: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性
最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性。
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
如果不把假定性解释出来,分析就是成了一句空话,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呀,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要把分析的愿望落实到实处,就得有一种方法,也就是可操作的方法,我提出了“还原”的方法。
在现象学看来,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为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进行“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我的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想象之间的差异解释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而是为了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进入形象深层,内在的矛盾中。
多种形式的比较。
鲁迅曾经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这“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些”,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里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这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一旦将原稿加以对比,前者平面性的描述和后者立体性的刻画,其高下,其奥妙就一目了然了。
间接法:就是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寻求对比。
用评论的术语说,就是只有把握了一种艺术形式的局限性,才能理解它的优越性。
寻找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
选择相同题材不同相识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差异,从而探求艺术的奥秘,这种方式适应性比较广泛。
情感逻辑的还原法
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正是因为“歪曲”或者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节的可靠索引。
严羽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
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至少还有这么几点,他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价值的还原
把科学的实用价值搬到艺术形象中去,不是导致美的升华,而是相反,导致美的消失。
要欣赏艺术,摆脱被动,就不但要善于从艺术的感觉、逻辑中还原出科学的理性,从二者的矛盾中,分析出情感的审美价值。
这种感觉的变异和逻辑的变异成为诗人内心激情的一种索引,诗人用这种可感的外在的强烈效果去推动读者想像诗人自己情感的深层原因。
逻辑的还原最后必须走向价值的还原,而从价值的还原中,就不难分析出真正的艺术的奥秘了。
历史的还原和比较
艺术感知还原、逻辑还原和价值还原,都不过是分析艺术形式的静态的逻辑方法,术语一种初级的入门方法。入门以后对于作品的内容还有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方法分析问题,因而需要更高级的方法,就是“历史还原”。
历史的还原,目的是抓住不同历史阶段中艺术倾向和追求的差异。关键是内在的、艺术本身,人物内心情感的进展。
艺术和文学的历史是对人类内心的探索的记录,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虽然表面上格子独立,但是,在表现人物内心方面,却是前仆后继,有箱单明显的继承性的,只有把他们之间的历史的差异揪住不放,才能把那隐形的变幻揭示出来。
除了对于人物内心的历史深化过程意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要看文体的历史差异。艺术形式是不断发展的。审美情感往往就通过艺术形式的发展巩固下来。
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一切历史语境对文学作品来说,都是历史的审美语境。一切审美语境都不但与形式(文类)而且与流派分不开。
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作品分析的最终目标却不应该是此一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共同点,而是其特殊点。
要真正抓住作品的特点,就要:
第一,把作者,作为一个个人,和他所属的阶层区分开来;
第二,把作者一时一事的感兴和通常个性区别开来。
从创作论来说,一切艺术创造都不是凭空的,而是在前任的艺术积累基础上前进的。这种积累,首先是形式和流派。
艺术的特性,又不断突破和颠覆形式和流派的积累。最可贵的是不但要遵循其规范,而且要突破其规范。最大的突破就是对形式和流派的全部规范的颠覆。
在同样的形式和流派中,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有风格,就是有创造。没有风格,就是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只能因循,而因循与艺术的本性是不相容的。
善于在对比中分析不同,对于拓展学生的精神境界,审美情操是有好处的。如果满足于把这两种风格的文章说得差不多,就可能把学生的心灵窒息了。到了写作的时候,就难免是千篇一律的激情。
要把独特的风格概括出来,就要善于比较,这就要有精致的辨析力。
不但善于从看来相同的作品中看出相异的地方,而且要善于从看来相异的作品中,看出来相同的地方。这在黑格尔的哪里叫做同种求异和异中求同。
后续:
也许这些摘要你会看得云里雾里,那么建议你去看原著,那里有作者许多生动有趣也很有启发的实例哦,当然学会这些方法,我才知道君师傅在她的两篇解读中较多的使用了情感逻辑的还原法和价值的还原。比如皇帝真的爱新装吗?这个矛盾点渐渐引申到人性的弱点——迷失的自我。如对“自我世界”的偏执认同,以及对“他者世界”偏执怀疑,以及“自我世界”和“他者世界”的转换颠倒等等,一方面我为君师傅的专业解读能力喝彩,另一方面我也为自己的明了感到高兴。孙教授说过:这是语言的特殊功能,它所讽喻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皇帝,也不限于一个时代的大臣,而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普通的精神现象。而君师傅厉害的是抓住了这个要点,层层解析,步步深入,这样的细腻这样的深刻,是我目前还做不到的。同样,在第二篇中,君师傅抓住“于勒叔叔这个人物到底有何意义”?最后发现于勒在作者眼中就是一个符号,一种并不明亮的精神的寄托,一个灰色人物的灰色人生必然要仰望又必然要破灭的灰色的梦。最后不再是一个梦的破裂的解析,而是对一群菲利普们弱不禁风的理想的感叹。君师傅真是了得啊,虽然这里的方法都是一种情感和价值的还原,但是把于勒说成是菲利普们的一个灰色的梦,又何其高明,再次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