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猝不及防的,抛开政策倡议的窝在家里做贡献,单是那个环境下让你动一动做些什么,怕是也无人愿意冲锋上阵的。
在大环境的作用下,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其影响。不出门,不串亲戚,聚会断了,交通停了,即使你想回也会被堵在家门口,能看见家门儿但一定进不去。
可今年不一样了,大部分省市都是低风险地区,能就地过年的建议就地过年,想要返乡的遵照各自目的地规定就好。
这个时候关键看各自的需求与思维模式,有人谨慎则能不动就不动,有人乐观则听从规定遵从内心,本来这没有什么对与错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些你平时看不到看不清或是看不透的东西都会显现出来。
有时候,大环境就像是照妖镜一样,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环境下,总会呈现出令人惊奇的一幕幕。
单说夫妻吧,2020隔离在家的日子里,多少家庭增加了新成员,多少家庭走上陌路,没有可惜,不存在遗憾,有果必有因,只是环境催生了这些的诞生吧了。
感情好的窝在家里,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可不就剩下亲亲我我了,想要的意外的都是造娃的契机。
感情不好的呢,平常就见面少说话少沟通少,一下子拘在一起,本就两看相厌,不鸡飞狗跳,能做到相敬如宾不相睹就不错了。
2020年是线上课程高速发展的一年,大大小小的企业或机构都尝试着加入、进攻或是改进,对学校和老师来说,除了不直接面对学生,其他该备的课该批改的作业该教授的内容都不少,且不论水平和效果如何,学生的收获就是直接的证明。
可问题是,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网课同样的作业,不同的孩子就是不同的反映和效果。家庭教育抓得好的,自律性好的学生,既节省了往返学校的时间又不影响学习的质量;那些行为习惯不好,又想着抽空玩游戏的学生,再充足的时间再便利的条件,于他来说只是接触电子设备绝佳的契机。
邻居一家三口,爷爷奶奶在老家。爸爸不回家,坚持让孩子和妈妈回去陪老人,妈妈不想回,一是觉得孩子作业多任务重,还有课外补习,回家没有网络不方便,学校要求出市要报备;二是想不通一家三口分两地过年图的啥,回老家不回娘家怎么也说不过去,回娘家就要考虑礼钱,本身挣得不多实在经不起折腾。三是回老家不串亲戚不出门,待在家里诸事不便,孩子也不情愿回。
爸爸:你不回,让孩子自己回,跟他姑姑一起。妈妈:过个年,大人在这儿,孩子在老家?爸爸:这是基本的礼节,那让你回你不回呀。
妈妈:你想回你自己回去,扯什么礼节,你问过孩子愿意回吗?爸爸:不回就不回吧,不回去了咱俩就离。妈妈:离就离呗,跟自己多吃香似的。
看看这典型的大男人主义,没能力没本事,平常当甩手掌柜,关键时刻充当当家的了,蹭车也能蹭的理所当然。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钱要充胖子,没车要蹭车,关键自己抹不开面子,让媳妇孩子去蹭,还在家里装什么大孝子,但凡自己有些能力觉知也不至于固步自封。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与改造者,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人从小到大,其周围的客观环境都会发生许多变化,一方面,人们必须通过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适应周围的环境,以求达到与环境的协调一致。
另一方面,人们又通过主观努力,去改造旧环境,创造一个与人们当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环境。其最终目标都是要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适应和平衡。
人的意识和观念都是环境的产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轻易改变的,本身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充其量只是三观上的鸿沟,能兼容则万事和谐,否则也只是一个导火线,是人是鬼都在于对方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