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我爱我自己,因为无二独一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真的希望能有一个人,或者一种机器能够完全客观的评价我自己,给我列一份清单,上面清楚的写出我的兴趣,爱好,优势,不足,行为习惯,擅长做什么,做什么会感到有成就感,什么事又会使自己很受挫,自己的抗压能力到底有多强,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等。(越往后想,越感觉像是算命了)

可是,这可能吗? 不可能,至少现在还找不到什么办法。

经常有人会这么说,“你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比我还了解我自己”,可见真的有人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自己。

可是想法和行为都是我们自己的,别人怎么可能会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我们呢,或许可以用一首诗来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或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可是这么表达也不太对,毕竟我们自己就是山,自己控制着自己的大脑,自己的身体,感觉什么的也是自己的,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就算我们自己不说,身体还是会很诚实的会告诉我们答案。

后来我发现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不会表达自己。别人只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通过有逻辑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从而造成了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假像。

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隐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小声默念。

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误以为很熟悉。

我们以为的了解自己,只是在自己的心里知道,或者说是潜意识里知道,如果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我们很难用有组织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会遇到不会表达自己的情况,别人把他对我们的了解告诉了我们,这就会有造成别人比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的感觉。

具体到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点,我们就会产生学习错觉,误以为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

同样,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仅要读书,还要写笔记。

因为输出的过程是一个有逻辑的,整理我们思路的过程,如果没有逻辑,我们自己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可能这也是常常会觉得自己写的文章烂的原因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卫讲了一个很简单却很难理解并实践的道理:科学就是发现那些不可改变的好解释。 道理虽然简单,我却硬生生看了两遍才看...
    月之阅读 253评论 0 0
  • 《美丽的火车》 萨洛杨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他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二十多年前,也有那么...
    阮小籍阅读 940评论 9 22
  • 【假如没有明天】 假如没有明天 将不再看到初升的太阳 你炙热的光芒仍留有余温 只能在最后用记忆保存 假如没有明天 ...
    演佳阅读 433评论 0 2
  • 亲爱的,已经远去的大学时光,你还会时常想起吗?绿绿的草坪,红红的土地,晚饭后一圈一圈地漫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死丫...
    龙凝阅读 61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