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没有给大家推送消息,实在是对不住,在这里给大家道歉了。同时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快乐,鸡年大吉。也为大家没有取关表达我最最衷心的感谢。
这几天去亲戚家串门,直到昨天才回来,晚上去了KTV,喝了点酒,也没心思写推送,就一直拖到现在。感觉自己自从考研结束后,变得一天比一天懒了。考研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段时光,每天累得跟狗一样,可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整个大学甚至工作以后都找不到这样充实的一段时光了。
小时候,每次过年都无比欢乐。还记得小的时候,和附近亲戚家的年龄相仿的小孩一起玩,有时候掏鸟窝——虽然我不敢,每次都是他们掏的。还时不时的去卖店买鞭炮,划炮、摔炮、窜天猴一应俱全。那时候天是真冷啊,到处都是皑皑的白雪,那也丝毫冻不掉我们的热情。
我们当初也是顽皮,抽冰猴专门去路上,也不管有没有车。时不时地就把冰猴抽到了人家车底下,车都躲着我们走,别提当初我们有多兴奋了。看到车过去了,我们就在车后面扔摔炮,吓得车赶紧往前开,他们也知道我们不好惹,哈哈……
小时候的娱乐活动可远不止这些,且听我慢慢道来。冬天的娱乐活动最多了,路上能够没过鞋的大雪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竹条制作弓箭,往堆好的雪人身上射;我们用树杈制作弹弓,比比看谁射得远。
当时我们最喜欢玩的就是“爬犁”,由于制作材料不好找,我们直接就用铁锹来代替了。一人拿着锹把儿拉,另一人双脚踩在铁锹上,双手紧紧把住铁锹杆。这时候就显出铁锹的缺点了,因为遭罪的永远是蹲在铁锹上的人,每次拉着拉着,铁锹就翻了,弄得全身都是雪……
就连吃完的冰糖葫芦的竹签子,我们照样能玩。尖的那一端朝前,放在雪地上,脚上一使劲,一下子就能踢出好远好远,然后跑过去捡起来继续踢。至于矿泉水瓶的瓶盖,我们准备好抽冰猴的鞭子,瓶盖放在雪地上一抽,飞的就更远了。
那时候,每次过年去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串门,都能呆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在我奶奶家就和我老弟(我姑家的)买各种各样的鞭炮,解锁各种放鞭炮的姿势。什么用“地雷”放在雪堆里把雪堆崩出个坑,用划炮扔在易拉罐里把易拉罐炸开花这种小儿科的伎俩我们早就不用了。
我们找来一个啤酒瓶,然后拿出划炮,他先划了一个扔在瓶里,我等了两秒左右,划好另一个,水平放在瓶口上。等到第一个响了之后,会把上面的蹦到天上去,然后时间刚刚好,上面的在天空中炸开,形成二踢脚的感觉。
每次我们的时间都能控制的刚刚好,那感觉别提有多爽了。还有我们用手拿着窜天猴点燃,飞了之后会把手给弄黑,甚至,我们都拿着“啄木鸟”“大地红”在手里点着过,事实证明,拿着鞭炮的尾部不会蹦到手。现在想想真是后怕,万一当初伤到自己怎么办,但那个时候才不这么想呢,怎么好玩怎么来。
到了正月十五就更欢乐了,因为那时候在一中会放花。全家人吃过晚饭,不到五点就往一中赶去,那时候除了步行,你用不了任何交通工具。到处都是人,都在往一中走去,若是一家人没有牵着手,准保一会儿就走散。
6:30开始放花,一直放到8:00左右。那时候也没有手机,没人想着拍照什么的发个朋友圈,都在享受着当下。因为一旦错过了,就只能等下一年了。真的,有些东西,只有觉得稀少,才会万分珍惜。
看花归来也不闲着,家家开始点煤油灯,把家外面的路都照的亮亮的。至于我们小孩子,当然是用罐头瓶子做灯笼,去小卖店买花放啦,我们才不会闲着呢。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小孩子的创造能力,曾经因为买不起风筝,我拿着塑料袋放过,虽然最后失败了,可当初可是想了好久才做出来的。
不怕你笑话,小学时候我还会缝“口袋”呢,一天缝了5.6个,不管是一整个的,还是6个小的拼凑而成的,我全会缝。
回首往昔,小时候过年的欢乐还真是不少,留下的记忆也最深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还是因为时代进步的原因,过年似乎变了,变得只剩下一个假期的代名词了。
放鞭炮被禁止了,绵绵不绝的鞭炮声不见了,甚至自己都已经好几年没有放过鞭炮了(这个并不是因为鞭炮被禁了,而是因为自己心性改变了);十五集体的放花也不见了,看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以前元宵节还能看到冰灯,现在想看冰灯都得专门去哈尔滨了;街上吵吵闹闹的小孩声不见了,全家人都在家里抢红包了;春晚的直播没人看,人们要么准备群发短信,要么准备抢、发红包,剩下的可能去刷剧打游戏了,反正还有无数的重播可以看。我总有一种感觉,线上的联系更密切了,线下的人却更孤独了。
也许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吧,我们无法改变,尽力去适应就好。在过去,跨省的电话都不敢打。如今,即使跨洋,都可以面对面视频了。现在小孩的玩具也越来越先进了,遥控车、变形金刚、芭比娃娃,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过的玩具,现在基本有小孩的家里都有了。现在和他们说起自己当初玩的扇piaji、弹溜溜、跳皮筋……怕是连他们也会对我们嘲笑一番吧。
一个时代过去了,守在家里掐着时间写作业看《四驱兄弟》、《铁胆火车侠》、《光明使者》的时代或许再也回不来了,但我总觉的那个时代才是我们90后最真实也最印象深刻的时代。现在我和别人聊天,也会经常分享我当初的经历,毕竟,那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