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一年,是不是盘算着这一年攒了多少钱;
看了一眼卖房广告,是不是心里算着还有多久可以攒足首付;
同事兴高采烈计划着去黄山度过一个小长假,你默默听完花费后,按住了心里要去的念头,只因这可能是你半个月的工资;
对画画感兴趣的你,看了看培训班的价格,用上班忙没时间安慰着自己。
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挣钱的目的是什么?
“放羊娃的循环”大家都知道,得益于祖国的发展,我们绝大多数人脱离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循环,但是在今天,我们同样陷入了另外一个经典循环:
中国的高等学府有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有一天,两同学互相讨论
学生A:以前勤奋学习是为了什么?
学生B:为了上大学!
学生A:为什么要上大学?
学生B:为了能找个好工作!
学生A:为什么要找个好工作?
学生B:为了挣钱!
学生A:为什么要挣钱?
学生B:为了买房,娶老婆,生小孩,给小孩上好的幼儿园!
学生A:为什么给小孩上好的幼儿园?
学生B:为了上重点小学!
学生A:为什么上重点小学?
学生B:为了上重点中学!
学生A:为什么上重点中学?
学生B:为了上重点大学!
学生A:为什么要上重点大学?
学生B:为了毕业找个好的工作!
学生A:为什么要找个好工作?
学生B:为了挣钱!
学生A:为什么要挣钱?
学生B:为了买房!
学生A:、、、、、、
我们如果不想明白挣钱的目的,那么始终跳不出这个循环,更不用去谈什么人生的意义,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部分科研工作者还有一些公益性质的组织者,这类人在相当程度上跳出了挣钱的层次,已经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纵使我们达不到,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挣钱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来花的!花在哪?不仅仅是买房!
生活、生活,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工作挣钱是我们获取这种必须品的方式,它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只有挣钱,我们常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我们陷入循环而不自知,只能遗憾的告诉你,生活只有眼前和未来的苟且。
每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无论是唐朝的以肥为美还是古代的裹足之风,同样的,当前社会这种挣钱—买房的现象同样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背景的:
首先、我国自古以来,土地意识就很强烈,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可以是几辈子的奋斗目标,从我党当时的分田政策备受拥护可见一斑,到现在社会之后,这种意识的标的物就慢慢转化为了住房;
其次、如今的主流价值观下,婚姻里,房和车可能是女方的主要安全感来源,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为了买房而努力着(不然媳妇都没有);
最后、对于家庭孩子还有老人各种方面的考虑也是买房的重要因素。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正式因为巨大的购房需求,导致房价节节攀升,反过来使我们无力购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要跟我说:房价是投资者恶意炒起来的。
中国的财富分布基本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偶尔的巨大的波动可能是由于某些大资金恶意操控,但是长期的走势一定是由中间的占大部分的中间收入者决定的。
正是因为这种的巨大刚需,房价才看上去如此的可望不可即。
不是崇洋媚外,必须说一句的是,很多国家,租房居住已经逐渐盛行,经济压力小而且选择空间更大。
选择空间大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带上家人,一起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报名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投资自己;看到美食,吃;健身房,去!
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金钱去投资自己,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比攒钱买房实在是高了不知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