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这本金庸大师的经典作品,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很熟悉,但是这个熟悉,绝大部分都是出自影视版的《神雕侠侣》,而对于这本书绝大多数却是从未翻阅过......
我曾三次拜读金庸大师的这部神作,在我一生的三个不同阶段,心境不同,这本书对我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第一次拜读神作:认为是一部侠书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初中,初次拜读,便惊为天人,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武侠梦,这话一点不假,犹记得当时自己疯魔般的主角带入,以为自己就是那救民于水火的大侠,从一个无名小子到天下无敌的绝世高手,从一个世人眼中的背德之人到万人景仰的大侠,这一路虽是孤独,却也热血。
杨过的名字是郭靖取的,是希望他不要像他爹一样,希望他过而改之,但是金庸前辈却是另辟蹊径,杨过的侠不同于郭靖那种传统的侠,郭靖的侠在我看来甚至是有些迂腐的侠,太过于遵守世俗,而金庸笔下的杨过也是侠,却是那种随性而为,不理会世俗的侠,两者相比较,显然后者才符合我当时的年龄所具有的叛逆。
就杨过个人:从小父母双亡,饱受欺负,不可谓不苦,一路经受世俗的不理解,经受十六年的相思之苦,却能依然不倒,最后依然能达到巅峰,不可谓心志不坚,被郭芙断臂却能救其丈夫,被世俗抛弃却又救民于水火,不可谓不侠。
而第一次拜读也仅仅感受了书中的侠。
第二次拜读神作:认为是一部情书
金庸先生《神雕侠侣》是部情书,无庸置疑,然而写情居然可以写到女主人翁失贞,男主人翁断臂,《神雕》当真是一部天下无双的情书。
第二次拜读这本神作是在大二,那时候的自己正陷入那种爱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中,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才重拾这本书,感觉自己以前对杨过的理解过于肤浅,他的身上不仅有侠,更多的却是为情的执着。
那时那刻,我深有体会那种情,那种十六年的相思之苦是多么的难熬,以至于十六年后断肠崖上等不到小龙女后以死相许。
《神雕》从头到尾,整部书,都在写一个“情”字。“问情是何物”,是全书的主旨。书中所写的各种男女之情,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所遇到的不同爱情,有的成为喜剧、有的成为悲剧,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小说中,有这么多关于爱情的描写。
《神雕》中不但有“情花”,可以致人于死,也有“黯然销魂掌”,成为至高无上的武功。甚至到最后线时,还有郭襄暗恋杨过的小女儿之情。
《神雕》是一部“情书”,对爱情描述之细腻,在金庸其他作品之中,甚至找不到差可比拟的例子。
这种生死相依的情让我想到《泰坦尼克号》中Jack为了劝Rose不要跳海时说的一句经典台词:
You jump, I jump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样翻译可以吗?)。
第三次拜读神作:认为是一部生活写照的书
第三次读《神雕侠侣》是在去年,当时是因为闹书荒才重拾经典,那时的我并没有想到再次翻阅时会是另一种体会。
和前两次不同,这次我并没有站在主角的角度去感受这个故事,而是试图去选另一个角色,以一个平常心去看待,结果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感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深。
我试想过以周伯通、段皇爷、甚至是黄老邪的身份感受这个故事,就连事后我自己都没想到,最终我选择了半路杀出的郭襄来进入那个世界。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对于郭襄的评定,这句话甚至显得有些凄凉,她深爱着杨过,而杨过对小龙女却是情比金坚,愿意以死相许,而她却只能孤独终老,一个人承受那份孤独。
她虽然是到一个故事的中途才出现,但是站在她的视角来看书中的故事采更符合现实,她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别人的一切,感受着过客的人生,像极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暗恋,看着别人轰轰烈烈的爱情,别人百折不挠走上人生巅峰,别人不理会世俗言论、却也不改本性......
一切都是以一个旁观的角度来审视,她的角度才能更好的看清一个世界,才更真切。
网友对于郭襄也是用情至深,我也很喜欢这段话: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
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
现在回想起来,这三次拜读经典的体会合在一起才是一部真正的《神雕侠侣》:一些人的走向巅峰之路,一些人的痴情路,而另外一些人却只是旁观者,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着......
它既是一本侠书,又是一本情书,更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