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数次,只知杨公堤背靠青山,脚踏湖水,却不知杨公堤所倚之处还有个响亮的名字——三台山。
如其长兄五台山一样,三台山也实打实的有三座山包,分别为左台山、中台山、右台山。只是不同于五台山上的万人朝拜,三台山下却独显清幽。
入夜,北京崇文门外,前日密布的阴云仍未散去,无月无光。时任都督同知的陈逵,带着家中两位族弟,借着城楼上的点点火光,一步步接近着崇文门。火光时明时暗地照亮着城门前不大的一片空地。往日行人走马的地方,如今已成了禁区,只在空地的边缘,四散摆着一些盛满了酒菜的碗筷,雨后的泥泞裹挟着遍地纸钱。空地中央,横着一具尸体,半米外,是仍泡在血中的头颅。这是曾经的大明兵部尚书,于谦。
八年前,同样在北京城的高墙之外,于谦平生第一次穿金戴甲,以偏师击退瓦剌大军,力保京城。8年后,这位救国英雄却倒在了大明朝的刽子手下。
忽的一阵大风呼啸,吹灭了城头的火把,城墙上的士兵嗡嗡地一片骚动。趁此时机,陈逵三人冲入空地中央,抬起于谦的尸体,消失在街巷之中。待到火把再次亮起时,空地中央只剩下了一滩暗红的血迹。
于谦之死,陈逵早有预感,近日来朝中传来不少声音,全是各路权臣弹劾于谦,诬他有谋逆之罪。这样的罪名,不管哪位皇帝做朝,就算查无实据,也要远他三分。何况,这还是拥立了上一位皇帝,保卫北京,名声遍及朝野的于谦于少保。
回到家中,陈逵将于谦尸首摆在正厅之上,携两位族弟行祭拜之礼。想到于谦生前的英雄浩气,如今却落得身首异处,不禁眼泪纵横,但又不敢发出声音引得怀疑,到悲情处,陈逵甚至咬破了嘴唇,也没有发出一点声响。这一夜的正厅之上,只有一支蜡烛长明和一席无声的眼泪。第二天,陈逵驾车出西直门,来到西郊的一片坟岗之上,谎称家中远亲辞世,给了当地一户农民些许银两,暂将于谦尸骨掩埋,并嘱咐农家好好看管。
回府后,陈逵速遣两名族弟回南京老家,自己则如往日一般入府做事,免得引人生疑,只在方便之时,借故路过西郊乱坟,检视于谦之坟是否尚存。
于谦死时,其妻子董氏、儿子于冕、养子于康和其族人尽数被发配戍边。三年后,于谦养子于康获赦,消息传到陈逵府中,他速召族弟到边疆秘密迎回于康。
又是个无月无光之夜,陈逵带着于康来到内室,随即跪倒在地。
“公子,于少保得此不公之报,在下实无能为力,唯有冒死抢得大人遗骨,草葬于西郊乱坟之中,实辱没大人英烈之名。还望公子恕罪!”
听到父亲尸骨犹存,于康眼泪俱下,忙跪在陈逵面前,边叩边说道:“先父得此之报,为子者却不能为父尽忠孝之道,倒是英雄不顾个人安危,保全先父遗骨,此恩诚虽死难报!”
陈逵赶忙扶起于康,掩面而泣,“在下久仰少保英明,得此之报,实天下难容。几年来,只盼能够迎回公子,共送大人遗骨安葬。”
“先父生前曾多次上书,愿辞官返乡而不得允,今日得此,终遂父愿。”
几天后,又是无月无光之夜。于康在陈逵的协助下,将于谦尸骨从乱坟中带出,装扮成商贩一路赶回家乡钱塘。
数月后,于康驾车来到西湖畔。沿着苏堤北侧的岳飞庙向山下驶去。荒坟埋骨山腰路,驻马令人一叹伤。山脚之下,于康终将父亲的尸骨安葬于故乡之上。六年之后,于谦平反。于康才敢于墓前立碑,随后驾车北去,隐居于河北井陉县的农村之中。自此,杭州百姓即自发前来祭拜。又二十余年后,明孝宗追封于谦为肃愍公,并筑祠修冢,遂有今日之于谦墓。
后记
三台山下的小溪被春夏花草装点的颇有诗意,岸边便是安静肃穆的于谦墓。沿着甬道走到墓前,抚摸着明朝流传至今的香炉石台,庄严地向这位民族英雄三鞠躬。这里的安静,让我想到了绍兴兰亭的王阳明墓。至此,我终于有幸拜谒了我心中的大明一朝的两位圣人。一位在西湖旁,一位在兰亭畔,虽然都在著名的旅游景点旁,但一样的是人迹罕至。
走过墓前的石板路,越过一座石桥,就是花港公园,一个又一个的旅行团鱼贯而出,远隔着小溪和石板路,重复着一样的说辞。“前面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大明朝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的墓了。清朝大诗人袁枚曾写诗说,‘赖于岳于双少保,人世始觉重西湖’,就是说西湖正是因为有了岳飞和于谦,才更加让世人熟知。好了,我们前面右转去往下一个景点。”
咔咔两张照片。
“于谦不是说相声的吗?”
“这可是咱们的民族英雄啊!”
“向于谦同志学习!”
到此一游,于少保,再会!
于谦死后只一年,迫害于谦的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陆续事发。石亨死于狱中、徐有贞被充军、曹吉祥叛乱被灭族。一日早朝,大殿之上,当初随着乱党弹劾于谦的人,已经将为于谦平反的奏折送到朱祁镇的儿子明孝宗的案前。
“皇上,臣斗胆上书为于谦平反,于谦一生心系国家、两袖清风,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实为我等楷模!”
“先帝在时就知道他是冤枉的,朕也实在是感叹于谦的忠心啊”,明孝宗大手一挥,“来人,追赠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列为臣工能以于太傅为榜样,朕心甚慰。”
大殿之上一声齐呼,“皇上圣明!”
五百多年后,张麻子在汤师爷耳边说,“死人有时候比活人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