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小油条”要不得》火遍全网,而其中一句“‘小油条’不改、不治,迟早会变成‘老油条’”引人深思。“小油条”能否有市场?关键在用人导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小油条”得势得利,则“小油条”层出不穷、前仆后继;“小油条”处处碰壁,更多青年干部则会以之为鉴,矫正自己。对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小油条”现象应理性看待,可能是成长阵痛,也可能是顽瘴痼疾,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人用人,着重在厚植青年干部政治素养、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学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教育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青年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墩实”青年干部成才土壤。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鞋子穿软了膝盖会疼,膝盖疼了就容易跪下去。青年干部社会阅历、实践经历相对不足,一旦失去敬畏,放纵自己,就容易被欲望控制,最终失节失德。青年干部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要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角度理解,不断约束和强化自我,做到“慎独、慎染、慎微、慎初、慎終”,敬畏权力,规范言行,干净做事。要对青年干部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党性教育和廉洁教育,从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八小时之外”严格监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的不补、大时二尺五”现象的发生。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选人用人关键在质不在量,干部成长规律决定了干部培养需要充足的“墩苗”时间。对青年干部的锻炼培养更应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适当设立学习适应期,打牢青年干部成长地基,把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练兵场、试错场,鼓励青年干部到产业发展、应急处突、乡村振兴等艰苦复杂、吃劲负重的一线岗位摔打历练。要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识人用人体系,破除论资排辈、打破隐形台阶,把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的优秀青年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油条是油锅里炸出来的,让“小油条”在油锅里多“炸一会”,“踩实压稳”青年干部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