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这个名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每当听到这个词,不免会暗生怯意,但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可能与你擦肩而过的一个路人就是艾滋病携带者。
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者被发现,之后,艾滋病疯狂的在全球肆虐,成为了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虽然随着艾滋病的泛滥,各个国家的疾病控制中心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但到直到目前为止,艾滋病的感染人群依旧在上升,并且还呈年轻化趋势。
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有3077例学生感染艾滋病,而这些学生的感染途径中有81.8%是通过同性性传播的。2018年,上海市有63名青年学生感染艾滋,且均为男性。原本是一片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学习乐土,早已受到艾滋病的严重侵袭。
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海淀疾控”,曾公布了10例学生艾滋病患者的感染案例,希望能用他们曾经的惨痛经历与不幸,来警示人们。
为什么艾滋会在学生群体里肆虐呢?在探究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疾病,侵犯人体T淋巴细胞,引起人体细胞免疫严重受损,继而继发条件致病菌的侵犯而导致病菌感染、恶性肿瘤等。它有三种传播途径:1.性传播(包括同性传播、异性传播):也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不正规的输血及针筒注射等。3.母婴传播:在母体里通过胎盘、分娩时通过分泌物及母乳喂养。
相对应的阻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有:1.使用避孕套。2.正规医院就诊、拒绝吸毒。3.剖腹产、人工喂养、正规医院母婴阻断。
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曾经听同事讲起过一个案例,年仅三岁的幼儿及他的父母都被确诊为艾滋病携带者,其母亲在孕期检查都是健康的,那么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被不幸感染呢?通过了解到传播途径,想必大家能够有所联想。在母亲怀孕或哺乳期间,父亲在外面感染了艾滋病毒,然后传染给了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播传染了孩子。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不可怕,只要不通过以上三种途径,那么是不会被传染的。很多人误以为被确诊了艾滋病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但其实不然,它能够通过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延长生命。他们正是社会上需要被关爱的群体。
家庭及学校性教育是艾滋病在学生群里中泛滥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之一,如果性教育能够从小普及至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懂得像艾滋病、乙肝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那么相信感染趋势会呈下降趋势。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大学里放置艾滋病检测包及避孕套的自动售卖机,目前已经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北京、云南、黑龙江、广西等地,十多所高校受益。这个举动表示疾控中心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群体的健康问题。
近几年,疾控中心在防病过程中,做了大量防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知晓率在逐年提升,并为患者提供咨询、检测、转介治疗等服务。目前这种免费检测服务已经普及到上海的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能够为自己的健康做出理智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够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中国的教育能够有所成长,性教育并不是难以启齿的,让我们一起知艾防艾,共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