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内向者沟通圣经》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嗯,这是我的菜。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非常典型的内向者。喜欢独处,有什么想法会憋在心里不喜欢说出来,表情不易外露,只限和特定的人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喜欢书面交流多过口头,这些内向者的性格特征,我每一条都中枪。书名“内向者”这三字就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
不过这本书的内容真有它的名字说得那么玄乎吗?沟通圣经,真的有这么神奇么?我忍不住翻开来看,在细细看完整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对得起这名字。这是一本很实用的沟通技巧指导书。
首先,作者分析了内向者不善于表达,在职场上会比较吃亏,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 因为不懂拒绝工作、被点名发言或指定工作就会过度紧张、或是参加社交活动就会感到各方面的压力
2. 内向者的内心比较不容易被察觉,所以经常会被人误解是一个孤僻,懦弱,优柔寡断的人
3. 不懂的经营关系,职业发展受到阻碍
4. 沟通不顺畅,想法没有人关注,成为职场隐形人
作为一个典型的内向者,我真的深深感到内向的性格给我带来很大的麻烦。有一次老板要指派一个人做一项部门的重点工作,我觉得自己可以完成,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向老板说,后来老板指派同事A去完成。我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A顺利完成那项工作并拿到一笔丰厚的奖金。
老板比较了解A的工作能力,A经常会和老板沟通她的工作想法,并且在上班以后,她也会和老板有互动,所以老板对A的关注就会比较多,当他手上有一项工作,就会优先考虑到A。内向的我则是尽量避免和老板接触的机会,和老板在一起我会感到很不自在。所以老板当然很少注意到我。正是因为这内向的性格,我错失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机会。
内向的性格,最令我苦恼的还是不知道如何和工作相关的人相处,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圈?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作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比较通用的内向者性格管理的方法:4P法。即准备(Preparation)、展示(Presence)、推动(Push)和练习(Practice)。正所谓有备无患,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消除内向者的紧张感。在做准备时,你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预想可以要提问的问题和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的应答,就像准备一场面试。计划得越充分,应对就会越自如。在和别人交流时就是一个更好地展示自己准备的内容的时候啦。你可以用身体语言,声音的控制来赢得别人的好感。内向者之所于疲于和别人交流,是源于内心的恐惧。你需要不断地推动自己和别人建立关系,只有战胜内心的恐惧,走出舒适区域,你才有可能改变。但是一次的改变是不够的,你需要不断地练习,直到自己完全适应这种人际关系互动。你才能完全改变。
4P运用到建立人脉圈方面,你可以这样做:
准备阶段
1. 了解自己的目的,计划你需要得到什么。只有有目标了,你才更有动力和这个人建立关系。
2. 计划自己能提供什么,吸引别人和自己建立关系。只有你价值了,你们的关系才能更牢固。
3.利用社交做好准备。先在社交平台和这个人加为好友,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信息,这样聊天的时候才会比较有话题。
4.做好自己的思想准备工作。你要暗示自己和别人建立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鼓励自己去把握一切可以和别人更深交流的机会。
展示阶段
1.学会倾听。当别人在说的时候,你要认真倾听,只要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你们的交流才能继续下去。
2.进行实质性的谈话而不是闲聊。可以以闲聊为开始,但是要一步步深入挖掘谈话的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对话。实质性的对话才能建立起人和人之间的联系。
3.互相告知姓名。你会发现,在和不太熟的人聊天,被人叫出自己的名字是一件非常让人愉快的事情。所以要想和一个人建立关系,我们也需要先知道对方的名字,并且牢牢记住,下次见面的时候还能准确地叫出来。
4.在回答“你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时,你需要先说出职位名称,具体的工作内容,并且再举一个例子让对方更清楚地了解。这是最最重要的。
推动阶段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让你建立并管理和工作伙伴的关系
1.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人并开始演练你和他之间的互动,这样能减轻你的焦虑和紧张
2.在排队或是等到叫号时,可以和周围人聊一聊,了解多一点信息。
3.当你因为其他事情需要到客户所在地区时,可以预约拜访或是打电话问候
4.在和很多人一起进餐时,可以让自己成为调节气氛的领头者,制定一定的规则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5.与轻松自在的社交高手保持密切的联系,可以学习他们的技巧。
6.担任在专业、商业或社团性质的组织的志愿者,增加和别人交流的机会。
练习阶段
1.先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比如先找一个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排练一下。
2.多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别人熟悉自己。
掌握这个4P法,相信内向的人也能建立自己的人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