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奶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据说是在爸爸十几岁的时候死于疾病。总之,很遗憾我没见过她。因为没有奶奶,我不像村里很多孩子那样可以自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我两岁那年,迫于生活的重担,我被妈妈送到了乡下姥姥家。在姥姥家,我听到别人对姥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要是有个奶奶也不至于要让你来带。”第一次听到“奶奶”这个称呼时我觉得很陌生,因为我好像没有机会叫过。有时候,我调皮被姥姥揍了也会想:要是奶奶还在会不会很疼我?就这样,我对奶奶这个人寄予了无限期望。
九岁那年我被妈妈带回自己家了,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爷爷和妈妈都让我喊她奶奶,许是陌生我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甜甜的喊了一声。她笑着应了一句,随即转身去厨房了。妈妈告诉我:以后我就要跟这个奶奶一起生活了。我知道她不是我爸爸的妈妈,我的亲奶奶,可对于她我还是充满了期待。
跟着奶奶生活的那几年,我高涨的热情和满腔的期待终于还是被现实浇灭。她好像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对我好:她会因为打麻将而时常忘记给我做饭,会因为爷爷每次给我零花钱而和爷爷闹脾气,也会偶尔和爷爷抱怨照顾我这个孩子麻烦让他把我送走。总之,我渐渐意识到她好像没有那么喜欢我,可能还会有点讨厌。于是后来,我也就不那么傻傻的贴上去了。随着后来我离开爷爷家,我们之间的感情便一天天淡去,我对她也只停留在对熟人的问候上,见面时一句淡淡的称呼。
一次亲友聚会,姑姑和其他几个亲戚不知道怎么聊起了奶奶,听着言语中都是抱怨。从姑姑的抱怨中,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比如,中秋回去看爷爷奶奶时奶奶只给她做了一锅麦仁汤,爸爸创业找爷爷借钱的时候奶奶拦着不让给,收麦子的时候丢下爷爷一个人自己去旅游了。诸如此类的事,姑姑说了很多。
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我妈听,我以为妈妈会附和姑姑抱怨几句。可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嘱咐我不要随便把这些话往外说。我很奇怪,问我妈:“妈,你知道这些事吗?”“知道呀。”“那怎么没听你抱怨过奶奶呀?”“没什么必要,她不是你爸爸的亲妈妈,愿意对我们好我们应该感激,不对我们好那也正常。”听到这句话,我一下愣住了。突然发现,我好像一直忽略了一个事实:她其实没有必要一定要对我们好的。
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人都是自私的,趋利避害也是本能,我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理由要求她一定对我们好。对她来说,我们也只是熟悉的陌生人,仅仅是她丈夫的亲人而不是她的。少了血脉相连的依恋和血缘关系的羁绊,感情更是不会有多少。于是后来,我没了那么多期待,也不再抱怨,只是像一个平常的长辈那样对待她,不再那么在意她对我们好不好。
是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我对你好也希望你也能同样对我好。但我们不要忘了,这不意味着,我对你好就一定要强迫你对我好。好与不好都是自愿的,你有选择怎样对我的权利,而我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你一定对我好。真情相待是互相的没错,可也是自愿的,我们凭什么要求别人对我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