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过地下通道出口时,脑袋撞上护栏,撞了个大包,还出血了。我是在餐桌吃饭时看到,父子二人解释了一番,心里尽管心疼儿子,嘴上暂时没说啥,感赏自己接纳孩子的情绪,没有像以往一样,批评孩子。
饭后,儿子让我拍照,想明明白白地看看伤口。拍好了,安慰儿子,伤在你身上,疼在妈妈心里,当时就晕了吧!儿子乘机撒娇,不能弯腰拿东西, 我赶紧帮忙。情绪缓和了,我还是郑重告诉孩子,挨疼了,更要长记性,思考自己的行为习惯。没有像以前那样:猛张飞,走路不看路,告诉多少次……
感赏新初一群家长们的提醒,本学期教材要求阅读的两本书《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应该早规划,尤其是长的名著。
感赏科静晚上的分享:朗读不同于阅读,前者要求眼到,嘴到,还要心到。加大朗读频率,是以后的方向。
感赏儿子今天擦地板,分配任务后,能主动干,就是进步!
感赏金蝶软件的工作人员,重做系统后,没有打印机驱动光盘,帮我从网上下载后,安装好!因版本不一,并非易事,用了两个半天。感赏自己不急不躁,信任对方,肯定能做好!
家长如何控制自己情绪?落实到家庭教育环节,他给朋友的建议是:
1,平时多读书,了解到烦躁情绪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带来麻烦,所以主观意识上要强调修炼自己,同时和爱人良性沟通,夫妻之间定期反思自己的不足,互帮互助。
2,客观上认识到孩子犯任何错都是可能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3,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不要因为虚荣攀比之心,抱有对孩子太高的期待。如果对孩子抱有过高不切实际的期待,一旦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绪,其实未必是孩子太糟,骨子里还是家长自己不良情绪的发泄。
4,相信孩子本身是上进的,也很想把事做好。但很多时候家长只想快点达到结果,出成果,却没有耐心甚至有的家长是没有能力教给孩子正确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所以问题看似是孩子的问题,但根,还是在家长这里。
5,主动放下“我以为,我觉得”这样的成年人的偏见,蹲下来适应孩子的节奏。不把孩子和别人比,就和孩子自己的昨天比。
我的孩子就读名校,牛娃太多了,难免的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后来慢慢我想通了,别人牛就牛,我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我的孩子不需要和别人比。静下来回头一看,自己娃其实也蛮多优点啊。
6,想让自己不发火,平时多想想孩子的优点,放大闪光点,慢慢的把缺点~都挤跑。做父母的,只管好好耕耘,不求回报,至于花开不开,啥时候开,就不管了。人生很长,早开的花,也未必美好啊,给孩子一点时间又何妨?适当阿Q一点安慰自己。
这位爸爸给朋友的以上跟家教有关的建议,我都觉得不错,挺好。急躁不安的情绪下情绪失控,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都曾经有过,包括我自己。只不过,有的家长这样发作的频率高,有的频率低,控制情绪的程度和能力也各有不同。之所以急躁时容易情绪失控,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我们对当下的状况感到失控,无法把握所致。这种失控感让我们感到烦躁焦虑,稍有嫌隙就会寻机发作,通过发火把憋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
那么怎么控制这种情绪?光在末端控制,其实是很难的。真正提升自己的修为,减少发火频率,还得从提高认知能力上入手。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能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的能力、学识、成长环境、原生态家庭,以及自己能提供给孩子的相关抚养条件,从客观上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短长,认识孩子的短长,给相互一个更切合实际的定位。其实一个人最难的,往往就是能否真正了解“我是谁?我可以要什么,应该追求什么,能放弃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过多的欲望,无谓的担心和害怕,都是源于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真实定位和诉求,也无法客观认识和分析我们面前的人和事,谨小慎微,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无形中被别人的意志牵着走,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所以,当察觉到自己焦虑的时候,不妨一个人想办法静静,和自己展开对话,问问自己:我真正担心的是什么?这种情绪的来源是哪个点?它是否是正当的?这件事影响力最坏可以到哪一步?是否是自己可以承受的?有没有别的出路和备用方案?事件中自己真正在乎的点在哪里?要一步步分析,剥掉那些似是而非的困扰自己吓唬自己的外壳,找到问题真正的核心所在,看自己的焦虑是否合理和正当,然后给出解决方案,不强求他人,尤其是孩子,但也绝不难为自己。类似的分析,直面自己不良情绪的源头,有助于我们在看似糟糕的状态下理清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当我们对最终的结果有了足够客观的评估以后,不安情绪也就随之缓解。
其次,万一当时来不及分析,不够冷静,失控了,咋办?
我的答案是首先一定要适可而止,然后接纳,放下,必要的时候甚至负起责任,付出代价。人终究是为自己活的,也没必要强求自己一定要当一个完人。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但是万一某天还是没忍住失控了,发了一次火,抱怨了一场,那就接纳这个并不完美的自己又如何?天塌不下来。回头复盘一下事情的经过,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写下来,想多了写多了,思维搭建到位了,下次就多了一根筋,慢慢情绪控制能力就上来了。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其实人的发火并不全都是错误的,全都应该被谴责和需要反思的。这要看起因和缘由,凡事都讲个因果,如果有些事真的是对方先做错了,做得太过分太没有底线,不管对方是大人还是孩子,适当的发火,并不是不可取。让对方知道你的容忍底线,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因为有条相互明确的红线,某种程度上反而有利于对方重视问题,减少接下来相处中的摩擦,这就是所谓的“立规矩”。人性都是容易犯贱的,此消彼长中,很容易拎不清自己的定位和地位,从而做事失了规矩,恰当适时的发火,有利于立规矩。佛教诸神中,有怒目金刚,就是专门用雷霆手段来解决佛菩萨的难题的,佛菩萨尚且讲究一个“霹雳的手段,菩萨的心肠”,我们一介凡人,又何必过多苛责自~己?
当你明白自己要什么,要多少,可以放下什么,付出什么,应该在乎什么的时候,发火和不发火,都不要紧了,看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