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
常规的原著电影阅读、观赏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原著阅读→感到不错→推出电影版→前往观赏……
但这一部《流浪地球》相信大家的“流程”大多像我一样。是先看了电影版,感到还不错,就去找原著出来,阅览一下。
看完原著,我感觉从本部作品来看,选择常规流程或者向我这样选择“反向流程”,其实问题都不大。
因为他们的故事大背景及框架基本相同,只是分别侧重了不同的部分。
限于体裁,电影版更注重细节描写、画面冲击、视觉效果、人物刻画、“现世教育意义”。而文字版的长处在大场景的宏观描写、大跨度时间叙述、事件背后的“隐藏、母因”事件的刻画、交代等等。
电影更多的囿于表现“宇宙战狼”的英雄主义了,反而失去了对于原著那种灰色、末世寓言般的氛围把握。这是我觉得电影版逊于文字版的地方。
上面已经提到了,原著与电影的背景基本是相同的。也是因为太阳即将消亡,而“聪明”的“中土思维”的人类计划带着自己的“家园”——地球,出逃: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作者在原著中,不断地刻画着末世情景,和大家失落的心态。就像“我”和老师去参观地球“永夜面”时的心理感受:
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憔悴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打了一个寒战,接着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小星老师。她想了好大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 死亡。
不同于电影版的“逃离木星”,原著描写的“逃亡行动”中的“矛盾”是:(行动开展几百年后)人们还产生了对这次行动的合理性的质疑。既,太阳不会灭亡,本次行动本身就是个骗局!造反者甚至推翻了当时地球上的最高统治机构——“地球最高联合政府”,将“逃亡”派绳之于法。
但,可悲的是,太阳还是“死了”……
小说描述了,太阳“氦闪”爆发时,末日般的场景:
太阳氦闪爆发了。 ……太阳最后一次把它的光和热洒向地球。地面上的冰结的二氧化碳干冰首先融化,腾起了一阵白色的蒸汽;然后海冰表面也开始融化,受热不均的大海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渐渐地,照在地面上的光柔和起来,天空出现了微微的蓝色;后来,强烈的太阳风产生的极光在空中出现,苍穹中飘动着巨大的彩色光幕…… 太阳爆发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两个小时后强光开始急剧减弱,很快熄灭了。 在太阳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暗红色球体,它的体积慢慢膨胀,最后从这里看它,已达到了在地球轨道上看到的太阳大小,那么它的实际体积已大到越出火星轨道,而水星、火星和金星这三颗地球的伙伴行星这时已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一缕轻烟。 但它已不是太阳,它不再发出光和热,看去如同贴在太空中一张冰冷的红纸,它那暗红色的光芒似乎是周围星光的散射。这就是小质量恒星演化的归宿:红巨星。 50亿年的壮丽生涯已成为飘逝的梦幻,太阳死了。
这也许就是作者“大刘”想要通过文字告诉世人的:
作为渺小、短暂的生命——人类,实在不该过于自大,在宏大的宇宙、自然万物之前,应该保有谦恭、珍爱的内心。
老实说,本人绝对不是科幻迷。这本小说是我在初中看过了《星球大战》之后,时隔三十多年再次翻开的一部科幻小说,但是依然着迷于作者的宏大架构搭设和细节、场景描写。
总之,文字版和电影版都很推荐大家看看。
(日更写作【500字】5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