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告诉我,你没有因为工作哭过

今天接到一位小姑娘的电话,在电话中给我哭诉了很长时间,因为工作的事情。

她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是很多人口中的铁饭碗、体制内,外人口中的这类人工作时就是喝茶、看报纸,很闲、工资不高不低、许多人争破头想进。

可是听她的倾诉,事实并无如此。既然是工作,就没有闲的,除非在你五十岁之后。任何单位都不会养一个年轻的闲人,国家单位也是如此。

她说她已经连续加班一周了,每天到晚上九点,为一些项目准备一些资料,算一些数据。这些数据牵涉到之前的项目,很多她搞不明白的,有时候算一晚上都没有结果。

她给我倾诉了一个多小时,我总结起来就以下几点,很多单位都存在这样的事情,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一,工作不比上学,很少有人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教新人东西。

电视剧中,刚进入公司的实习生唯唯诺诺地与带他的人说话,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为导师端茶倒水,跑前跑后。看电视时,我觉得这样的画面很假,因为我原来没有遇到过。但是现在我觉得电视剧拍得真是太形象了。

在你对工作没有深入了解、不熟悉的时候,你只能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因为无知,所以恐惧。但是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可以对工作熟练应对。

其实相对于那些刚进入职场的实习生,我今天更想探讨的是那些职场老人的言行。

很奇怪,我们上学时候的老师都巴不得能有学生去问他问题,他也非常乐于回答,但是职场中的“老师”恰恰相反,聊八卦、家常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谈论工作,更没人愿意为你解答工作中的问题。

似乎每个人都很忙,一个人同时接手四五件事,好像与别人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尤其不愿意听到你一直向他“请教”,他希望你从进入公司的那天起就表现得像一个职场老手,不扰乱他的工作,最好还能为他分掉一大部分负担。

职场人的特点就是爱烦躁、说话语速快,不喜欢一句话重复说,可是刚开始你又真的听不懂,需要一遍一遍向他确认,一遍一遍咨询,最后就是导致他无数次对你发火。

而这时候你离躲在角落里哭泣就不远了。你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为什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还意识到为什么上班的人都不像你的室友那么友好,明明一句话就可以帮忙的事情非要发一通脾气,数落你一顿。

可是明天还是要继续下去。

第二,工作后,你会发现那些职场老人对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给别人做得心应手。

曾经有一个女孩告诉给我一句话,“不要给自己揽那么多活,别人的事情让别人做。”

听过这句话后,我开始意识到不该我插手的事情不要插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别人让我帮忙打一个电话,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打完电话,他还是不懂,可是你知道了,你要给他解释、再解释,他搞不明白还会一直问你,说不定到最后责任就落在了你头上,你帮忙做做,别人就可以去递交了。

可是你手上的工作还有四五个没有处理。在给他解释的过程中,你难免说话不好听,脾气不好,你就又把别人得罪了。

所以,工作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推卸责任,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多说话,也不要乱插手,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啊,你给他打电话吧。”

有职场,我们永远都不会有和谐社会。因为每个人都想不干活,但是拿工资,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看谁的“招儿”比较多了。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不属于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你干的多了,就变成你自己的事情了,因为大家都会觉得除了你,没人会啊。

新人是最容易被别人分派任务的。因为我们以为勤劳、勇敢、敢于担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道在职场中这些都是傻帽才会干的事情,只是当新人明白的时候,那也是最少半年过去了。

其实新人干活多,学习得比较多也是好事,但就怕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做好,还要死要面子为别人分担,最后还要挨批,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帮人可以,但是被别人当傻子那就不成了。

第三,做的多不一定得到的多。

同学给我讲他们单位的一件事情:他们处室的很多工作都是一个男孩做的,但是因为领导不喜欢这个男孩,所以这个男孩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依然得不到单位的一些奖项。

而另一个男孩,没做多少工作,只是懂得多与领导沟通交流,还比那个男孩得人心。

小姑娘也是如此。她没有直接接近领导的机会,所以她做好的工作都是她的上司去汇报的,所以除了干活似乎也没她什么事。

多干活学习得多没错,但更多时候它只是一种安慰,因为你把自己分内的工作熟练了就已经很厉害了,所谓的“多干”只是在额外地增加你的负担,增加你的焦虑,增加你对自己的失望,增加你对职场人性的绝望,降低你的幸福指数,祸害你的感情生活。

百害。

你在进入职场的那一刻,已经被分配很多任务,再多,只是在压榨你的生活。

小姑娘给我说完,我安慰了她,想给她些意见,但是发现我也是一职场小白,根本就说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自己的工作也是一团糟,做都做不完,也做不好。挂了电话,我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办法,凡事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做不了的就不做。

因为,我不能因为工作去跳楼。

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假如因为工作,生活没有了,那就舍本逐末了,也得不偿失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