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隔离吗?能体会到面对惨剧时作者的那种冰冷吗?若感受或体会到了,您定已是位共情高手,想必在咨询中早已能游刃有余、长袖善舞。
4月27日18时10分许,榆林市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巷道发生一起伤害案件,一名男子持匕首行凶,导致9人死亡,10人受伤。行凶者赵某说,他杀人的原因完全是出于对13年前自己在该校读书时被别人欺凌的报复。
这一恶性事件我一直在关注,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这个案例非常典型,能够丰富我讲课的内容。
在讲课中我习惯于打比方,每当讲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时,我会把社会化良好的人比作内方外圆,其他人所呈现的则是内方外方(未社会化)、内圆外方(反社会化)和内圆外圆(过度社会化)。极端地讲,未社会化的人缺乏规则意识,会成为警察关照的对象;反社会的人外强中干,会成为心理医生服务的对象;过度社会化的人因缺乏棱角或极其懦弱,会沦为社会底层。
据当年的同学说,赵某上学时曾经在厕所内被欺凌以至于吃屎,自此他便怀恨在心。按照正常人的逻辑,他哪怕是报复,也该针对那些让他吃屎的人,但他选择的却是比他年龄要小很多的校友。在我看来,赵某这种反逻辑的表现,足以证明他就属于那种内圆外方的人。
“当年张三逼我吃屎,今天我把刀捅向李四。因为张三比我强,李四比我弱。”这种人的逻辑便是如此。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在《华盖集·杂感》中说的“孱头”指的就是这种人。老百姓口中的“软的欺,硬的怕”,说的也是这种人。
被欺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人的不安全感,自卑也越来越重。他们本该属于心理治疗的对象,但终因心理疾病而导致违法犯罪,成了法律惩处的对象。
我关注此事件的第二个原因是,希望在培训班上让学员们讨论赵某的病与罪,以及二者的关联。我会提问:
1.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这种“可恨之人”是不是也有“可怜之处”呢?有时候杀人的人要比被杀的人更加可怜,您能认同吗?
(同情他?可怜他?这当然极度的政治不正确,也不合人之常情。可心理咨询师就得做些不合常理的思索。)
2. 您觉得心理有问题的人犯了罪该受到惩罚吗?惩罚对于这种心理有问题的人会有效吗?
(我当然主张这种人应该受到惩罚,但是惩罚对这种人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惩罚有效的话,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就变得极其简单或者干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 如果这位赵某在被同学欺凌后被家长带着前来找您咨询,您觉得自己有能力为他提供有效的帮助吗?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自己,答案十分不确定。因为我曾经接待过很多像赵某这样的孩子,有家长带来的,也有老师带来的,但没有一个是自己主动前来的。这说明尽管他们因被欺凌而愤怒或抑郁,但根本就没有任何求助的动机。面对这种受欺凌者,在他们产生求助动机之前,心理咨询师除了提供必要的支持外,无能为力。)
4. ……
敲黑板:别跟着我的思路跑,以下才是重点!
读了以上涂鸦,您能感受到我的情感隔离吗?您体会到面对惨剧我想到的却是它为我讲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从而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时的那种冰冷了吗?
如果感受或体会到了,您定已是共情的高手,想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早已能游刃有余、长袖善舞。
(2021-02-24)
摘自《抓住早晨》
2月24日觉察日记
一、事件:今天晚上在回来的路上,我咨询院长做助教的问题
二、应对:一致性
三、感受:喜悦,轻松,平静
四、想法:
1.我2021年的美好愿景是通过做助教让自己学到的,落地用起来,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2.对于做助教,注意什么,该干什么,做些什么,我很迷茫,今天做院长的车回来,很好的机会,赶紧咨询一下。
3.通过与院长交流,发现自己需要成长的点很多,做助教感觉有点吃力。
4.转念一想,成长的过程不就是这样吗,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大胆尝试怎么知道自己的能量所在。
六、期待:
1.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多支持我,接纳我
2.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抓住机会,尝试突破
3.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勇敢挑战自己
七、我的模式:遇事好胆怯,不敢挑战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快速成长,成就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链接内在小孩,冥想
内心强大
多做,大胆尝试
多去平台链接
十、生命力:我是一个智慧灵活内心强大的人
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
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大地母亲的滋养。
感恩宇宙万物。
感恩祖国的日益强大。
感恩自己超强的学习力。
感恩自己健康的身体。
感恩老公和女儿的温馨陪伴。
感恩侄子一家的暖心看望。
感恩群里同修的分享和滋养。
感恩雨泽文化平台。
感恩秀娟院长的支持和引领。
感谢秀娟把我送回家。
感恩一切的发生都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