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底能让你再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生活技能的时候,极大地减轻挫败感以及与孩子的冲突。坚持到底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当您使用坚持到底这一工具时,作为一个父母,你就是极其积极主动的。
下面是如何有效使用坚持到底的方法?不要立即陷入到一个问题之中,而要先观察事情出现的模式,然后选择从何处入手。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改善一种情形时,要按照一下步骤。
第一,充分关注。
第二,认可孩子的感受,并在幻想中同意孩子的愿望。我真希望我们能满足你的愿望。
第三,告诉孩子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第四,次在孩子的帮助下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第五,说出你的感受,并设立限制。
第六,用行动坚持到底。
下面是一个例子。每当妈妈打电话时,雪莉总是干扰,即便妈妈给她机会跟打电话来的人通话学历还是坚持恳求说的更多一点,或时间更长一点。如果妈妈不愿意,她就会掐咬打妈妈,由于这个问题反复出现,妈妈决定对此事给与充分的关注,他考虑到自己能够坚持到底的一些选择,他挑了一个没有来电话的时间对雪莉说我知道你希望得到我的关注,或者和来电话的人来通话,我理解而且我真希望你能想聊多久就能聊多久。但这不可能总是如愿。
接着,她问雪莉是否有什么建议,能帮助妈妈在需要时通话不被打扰?雪莉说我想通话,我不想让你打电话,却不和我玩儿。
然后,妈妈明确地告诉了雪莉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设立了界限。“雪莉,如果你觉得等待太难,我理解,但是,我打电话时需要安全感。如果因为你咬我或打我,而让我没有安全感,我就当电话再次响起时,妈妈就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了。她请对方稍等一下,并告诉雪莉这个电话不是打给她的。她把雪莉带到乐高玩具旁,然后开始接电话。当雪莉走过来着“我想接电话”时,妈妈拿着电话走到了阳台上,并关紧了阳台门。
这个孩子学到了什么?她明白了你说话算数,而且你尊重她和你自己。她知道了自己可以合作并承担责任。她懂得了感到沮丧没有关系,但她不能总是随心所欲。她学会了相互忍让。
很多大人会问,打孩子的屁股一巴掌岂不是更容易,也同样有效果吗?惩罚或许能在当时解决问题,但它无法像坚持到底那样教给孩子这些技能,而且是对孩子的侮辱和不尊重。当孩子受到惩罚时,他们会感到愤怒或内疚。当感到内疚时,他们会相信“我不好”。当感到愤怒时,他们会产生“等着瞧”的想法。这者不是父母仅仅因为惩罚能更快地起作用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形成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