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诗经短句,可我感觉,母亲的爱好像是冰冷的,好像我的所有想法都是那么不切实际。
她是那么的在乎我,但好像过了头,我只不过是提及一些学校的趣事,说到我被人推了一下,他母亲却认为他是故意的,或者说我又做错了什么惹事生非,因此,我不得不跟他解释老半天。平时我做什么不对,她第一时间却是来指责我,把我所受的影响,全当做一次教训。就算是我穿衣服把袖子撸起来,但把袖口折到里面去,她都认为这不合适,我们所谓的网络梗与时尚,得到的只是她的一句“哦”。
今年却不一样,我上学不再与妈妈在一起,可是每天晚上独自在寝室里睡觉。都说只能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如同我回家必先滔滔不绝的跟妈妈聊天,更如同听爸爸说某天晚上妈妈起来,到我的房间想给我盖被子,可是我不见了。爸爸说这话时是开着玩笑的说的,我当时的笑容多少有些勉强:妈妈的辛苦从来不让我们看见。与此同时,放学变成了稀奇玩意儿,我回家一定看到妈妈在厨房,也一定会问是做的什么菜,得到了一直是那几个答案,可我还是会问,她肯定也会回答,这是妈妈心里温暖的食谱。
相逢容易离别难,就算已经分开了好十几次,仍然觉得舍不得,马上就要离开了,我已经准备好,等着到时间,母亲坐在沙发上,斜照着的太阳照在她的头上,反射出点点银光,我知道这是母亲的白头发,她常说这是幸福的颜色,可她也常带着假发,他虽是我的母亲,一个理智到有点冷漠的母亲,她更是一个女人,一个用血液滋养我的人。他把刚收下来的我的衣服叠好,动作缓慢,衣服整整齐齐,记得小的时候我捣乱,常把这些衣服弄得乱七八糟,被母亲骂了好几次。他叠衣服的动作是缓慢的,好像从衣服中都透露了一种挽留的神色,我从未看见过柔弱的母亲,始终是严厉的不容置疑的,可现在,他好像没有力气再跟我吵架,往往只是一个眼神,劝我比挨了骂还难受。
我有时反思过我自己,是否时常握握母亲的手?有没有在母亲节还保留着她给我做的毛衣?用功读书这四个字从来没有在我嘴巴里说出过,但我好像必须这么做。
母爱更像是一个冰泉,自己忍受着孤寂与寒冷,送给我们的永远是清冽的泉水。这一片泉水可能是庸常的,他们不擅表达,他们不懂流行和时尚,他们照顾我们的方式简单,有时甚至是粗暴的。这些点点滴滴是饥冷的热茶,是贴心的棉衣,是春天里的雨润物细无声。这不是轰轰烈烈的,是清澈的、细微的,或许人间最大的爱就成了这俗世的细微里。
就算你是00后,现在也该成熟了,开始走自己未来的路,可不要忘记了,有人始终陪伴着你,不计后果,不论将来,不计报酬的劳苦着。所以说主动拥抱吧,别把理想当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