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写到“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 新年 的气象来。”
刚刚过去了情人节,紧接着就迎来了国人的盛大节日——春节。看着每一个节日里仍有一部分人们为其忙碌地做着准备,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仪式感”一词。
说起仪式感,人们最常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春节,就是让这一天与众不同。
又是一年春节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只是悄然无声地来了,没多少人为过年而大操大办,对过年也多了几分应付,少了几分期盼,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想吃什么随时随地就能购买,已然天天如过年,很少有人再去为做年茶饭这件事而劳神费心了,更不会特别期盼只有过年才得以享受的口福。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团拜”形式,更是令年味儿大打折扣,一年比一年简单了,因此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可能有的人会说:“简单好啊!复杂了多麻烦!”可是我觉得对年的期待与怀念不就是在种种复杂中日渐强烈的吗?突然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日子,那一天天攒起来的年味儿,隔着岁月也好闻。
小时候,好像每年时令一进入腊月,大人就有一种紧迫感,往后的每一天都便进入了年的倒计时,从腊月初八过后,感觉尤为强烈。妈妈老早就计划着——集上先去加工厂推面、榨油,之后就忙着做各种年茶饭,诸如炉馍馍、麻花、炸油饼、馃子等,印象最深的是几家人合作完成这些工作的场景——妈妈和婶娘们聚在一起,发挥各自的特长,她负责和面,你负责刀功,还有专门负责油锅的,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跑跑腿、打打下手,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给馍馍点花,觉得很神圣,顺便看看大人怎样用铙烤炉馍馍,看着白白净净的馍馍逐渐上色,直至出铙,其实我不怎么喜欢吃它,现在想来应该是好奇它的制作过程吧!因为是几家一起完成,所以算得上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大约得2~3天吧!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年味儿越来越浓了,从这天开始,妈妈着手“扫尘”了,先扫房,讲究扫去过去一年的尘土,迎接新年的到来。所以这一天我们这些孩子自然闲不下来,跑出跑进搬物件,帮大人递送东西,之后进行清洗、整理,别以为这是件小事,每天也只能打扫一间房子,怎么着也得两天才算清理完。
腊月二十五、六开始,年关将近,应该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擦凉粉、剁饺馅、炸丸子……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快过年了,还因为能吃到各种美食,满足了我们一年的渴望。而这几天,也是妈妈最辛苦的一段时间,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只为给即将到来的年做好充分准备。
等啊等,终于等到年三十,我们兴奋地帮爸爸贴福字贴对联,每间屋子都不落,贴好之后成就感十足,空气里似乎都散发着浓浓的喜庆味儿。吃过早饭,妈妈便让我们姊妹收拾家(事实上,每次妈妈都得再打扫一遍)日过正午,妈妈就开始准备做饭,先是一顿臊子长白面,俗称“拴魂面”,传说每个人的魂魄在这一天晚上会回来过年,当然这也只是迷信了。这顿结束又开始张罗晚饭——年夜饭,这是年末最重要的一顿饭,寓意团圆、圆满,所以大人要求我们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一般来说,这顿饭是跟着春晚一起开始的,饭桌上有荤有素,有酒有汤,当然少不了我们孩子喜欢的各种饮料,等妈妈上完所有的菜坐到桌旁时,我们已经兴奋得不能自已了,春晚也已接近高潮,晚会里的搞笑节目为我们助兴,让这顿饭平添了几多喜庆与快乐。除夕之夜在我的记忆中,既是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刻,更是享受快乐气氛的时候,那种欢愉感、充实感难以言喻。
吃完年夜饭,帮妈妈收拾碗筷,之后重新将“好吃的”摆在桌子上,边吃边看节目,当钟表的指针接近12点,爸爸就会带我们到院子里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烟花,庆祝新年的到来,这是新年的又一仪式。我们呢!乐得又跑又跳,一时间,各家院子里都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绚丽多彩的烟花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除夕之夜我们是不睡觉的,因为要“守岁”,所以嘻嘻哈哈地继续我们的“老虎杠子鸡”游戏,弟弟妹妹熬不住,不一会儿便哈欠连天,嚷嚷着去睡了,而我到了后半夜,也实在困到不行,沉沉地入睡了。
第二日一早,我们几个丝毫没受到昨晚迟睡的影响,早早地便醒来了,穿上妈妈提前放在枕边的新衣服,便跑到厨房问候妈妈了,记忆中的这个时候,厨房总是雾气腾腾,因为妈妈天还没亮就起来准备早饭了,只等我们起来就能开饭了,饭桌上,爸妈给了我们姐弟仨压岁钱后,便催促我们赶紧吃饭,因为新年的第一天,讲究要早早出行,这也是仪式之一。这天饭桌上一定得是饺子,饺子是昨晚就包好的,饺馅里面包有硬币,说是谁能吃出来寓意有福气,这一年能发财之类的。我们自然是卯足了劲儿的吃,唯恐别人先吃出来,印象最深的当属自己一边期盼地吃着,一边紧张地看着别人吃,听到旁边有人“哎呀”一声,紧接着听到硬币落到碗里撞击碗底清脆的声音,那一刻我五味杂陈,有羡慕,有失落,继而便难过起来,听到妈妈安慰说还有呢赶快吃的时候,情绪又转为开心了……待到所有的硬币被吃出来(至少每人得吃出来一个才罢休),我们仨才摸着浑圆的肚皮离开饭桌。
拜年开始了,我们跟着爸爸一路走走跳跳,东家进,西家出,每到一家,婶娘们都端上好吃好喝的招呼,其他的我们自然不会多瞧一眼,但糖果例外。一群小孩张开衣兜等大人往里面塞糖,“孩多糖少”,但我们总是眼巴巴地盯着大人抓糖的手,渴望能多抓几个,等到衣兜塞满便欢呼着跑回家比比看谁的多……到了爷爷奶奶家,那是要行大礼的——磕头,嘴里说着“爷爷奶奶康健”,手里接过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那种满足、幸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