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设计》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

因为要打磨时间管理训练营,所以希望通过了解“认知设计”后面的科学,来设计一个很好的体验。这本书看完后觉得不仅仅适合老师,咨询顾问,演讲嘉宾等人阅读,我觉得适合一切爱学习的人阅读,因为知道了认知的途径能被设计,那我们可以给自己设计一条很好学习体验的认知学习路径。

比如书里谈到了很重要的一点——确定目标

1.要明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学习时间管理,很多人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有的因为有拖延症,有的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的是觉得生活很混乱。这是第一步

2.设定目标

任何的学习或者是解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我列的时间管理的学习路径一样。去设计我们的分阶段目标

3.确定起点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还拿学习时间管理举例,如果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你就想养成很多高效能的习惯,是无法办到的,因为精力管理是时间管理的基础。

4.确定学习旅程有多长

是21天,还是90天,甚至还需要更久的时间,不同的知识学习是不一样的。

确定目标的意义在与去找到我们要去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是建立知识体系的有效科学的路径,不激进不偷懒

第二,认识到差距在哪里

不是说有了目标就能达到学习目标的终点。

书里头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需要认识到我们从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原来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科学在里面

书里提到了6点差距

1.知识差距:就是需要启动我们的学习,需要达到终点的知识的差距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但不知道具体的差距在哪里

2.技能差距:就像老话,都还不会走,就想飞啊。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

3.动机差距:帮助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4.习惯差距

5.环境差距:环境,圈子的影响大,一个伙伴想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但是住在集体宿舍,他对于其他人来说,就需要客服这个环境造成的差距

6.沟通差距:目标是否清晰地得到传达

这6点的意义在于,我们要跨越差距的第一步是要识别差距,有的放矢。

第三,书里提到的”速度分层“的概念对我们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就像房屋,位置-结构-表层-设施-空间规则-内容,这些元素我们要去改变的话,速度是从慢到快的。换位置,就需要重新购房,需要积累到一定的资金。而改变一下屋里的东西的位置是很快的。

这就谈到了人的三层:

基础结构(文化、构成的价值观、人格特质)

技能和态度

知识(专用工具、技术、概念和原则)

人的价值观的改变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某个知识的掌握可能是很快的,这就是”速度分层“的概念。

这个概念对我们的指导意义就在于

针对快速部分和缓慢部分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和体验。

比如对于改变缓慢的部分,我们可以

1.为学习增加变化(找几个靠垫)

2.提供一些硬货(弄点家具)

3.尊重学习者原来的基础结构

4.不要急于去改变学习者的知识结构


通过明确差距,确定目标,根据所学知识的“速度分层”制定不同的路径,设计反馈机制,这样会更好的提升我们的学习体验,增加学习的效果。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