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分享高效阅读的方法: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本书是由什么组成的,也就是它的逻辑是什么?写书和写文章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文章解决小问题,一本书解决的问题会大一些,而是给出了详细具体的办法。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跟你有什么关系,书中的方法对你才有用,不然即使你知道了方法,也不知道用在哪里。所以拿到书的第一步不要闷头去读,而是要问自己:作者写这本书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找呢?把书的封面,序言,封底,看三遍就能找到,实在找不到,可以在书名上加个问号,加个为什么?
第二步:作者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用了什么方法?作者既然想要解决问题,在书里肯定会有解决方案的。具体怎么找?带着问题把书的目录看三遍,快速翻阅全书,做到能够复述大概内容。
第三步:找到作者论证自己方法用的一些案例,数据,观点,想法,愿景等,这一步占书的内容的70%,是作者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也是最不重要的,但是我们却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
第四步:把书的每一章的关键词找出来,每一章找一个,看到这个关键词就知道这一章说的什么,一本书大概有不超过20个关键词,如果全部找出来,你基本上就能知道全书说什么了。
那么怎么判断关键词对错呢?第一是看能否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相关,第二是在后面的书中能否重复出现。
第五步:回忆以往学过的知识能否和现在的知识关联起来,用旧的知识来消化新的知识。
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找到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作者解决问题的步骤,每一个步骤找出对应的关键词,这样就能够把一本书串起来,通过提问,回答,根据解决问题的步骤,找出对应的关键词,这样记住一本书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在成功的路上,最开始根本拼的不是你的能力,拼的是你的行动量。
什么时候开始拼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候,这个时候是需要能力的
一件事成功概率50对50,成功的人是不断试错努力,花120%的努力,寻找正确的方法,而普通人只做了1%,2%,不成功就下定义这件事情做不成。所以你跟成功人士差的只是试错的次数。
上面这段话送给大家,在成功这条路上,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拼的永远都不是你的能力,因为大部分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不相信你去测试一下,看看谁的智商会跟达芬奇,爱因斯坦一样,很少的,大部分人的能力都差不多,最开始拼的就是一个人的行动量。大家加油!只要开始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