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选择写什么内容的作文题,没有总体规划,没有序列,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高二第一学期,组内人下定决心改变这种情形——自己拟定。
我们展开讨论:学生写的议论文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亟待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结合高一所练的议论文,组内人总结出本学期要在学生思辨写作方面下功夫,从训练两两对立的概念入手。为什么选定“两两对立概念”作为作文题目的内容呢?主要原因是学生议论文缺乏思辨性,不能辩证统一地看问题。余党绪老师在其著作《说理与思辨》中写道:“在语言中,有一些两两同时出现的概念,出现一个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另一个。这样的概念可以称为‘对举概念’。对举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范畴……在说理中,借助范畴来阐释问题,往往能够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余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想要训练学生的思辨性,非得从两两对立的概念入手不可。按照区教研室邵老师的教学计划,高二上学期学完山东人民出版社编的必修五。必修五分四个单元,有四个主题——人生的五彩梦,爱的生命的乐章,深邃的人生感悟,以天下为己任。根据四个主题,拟定了三组两两对立的概念,分别是: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坚守与放弃
这三次作文,没有加入材料,只有话题,降低了审题难度,目的是要训练学生作文的思辨性;后来又训练了几次,加入材料,用往年的高考题目,譬如重庆卷和上海卷。
有了对“两两对立概念”训练主线,一学期下来,有路可走,走得踏实。
高二下学期(本学期),在选择什么作文题目方面,又陷入了困境。
可能有的老师认为写什么作文题目,无所谓;关键需要不断地训练,因为写作没有捷径,只是一个字——写。这不是什么歪理,作文本身“教无定法”,借鉴他人拟定的作文题目,不是坏事,毕竟他人经过深思熟虑,题目已很成熟。看过不少语文名家关于写作方面的著作,他们也没有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规律或方法。据我的经验,写作教学难,关键在思维训练方面。人思维的过程,像水流,有不确定、个性化特点;写作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一样,有个性化特点,教师没有一个万能的办法、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规范一个班级50人的思维。作文教学可能更适合个体教学,就目前的现状和条件来说,不可能让我们实施个体写作教学。
借鉴他人拟定的作文题目既然有好处,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自己拟定呢?一者,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毕竟好作文题目能适合别的学校学生不一定适合自己学生,凡是好的就全盘拿来,奉行“拿来主义”是不妥当的;二者,自己拟定,“逼迫”我们有自己的作文教学规划,而不是得过且过,没有积累。
于是组内人又坐下来讨论。
本学期,城阳区教研计划要求先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史记选修》。《史记选修》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作为主线串起篇目。第二单元是“义薄云天”,篇章包括《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等。组长滕秀洁老师建议还和上学期那样,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然后编入作文题目里,以写促读,以读助写。作为基础年级,应该扎实所学知识,积累知识,要做到可以从作文题目入手。
对“义”这一话题,可以让学生结合古代“义”的内涵,又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进一步思考:是完全传承古代“义”的内涵,还是辩证地接受?
一开始设计了如下两个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程婴救赵孤、立赵孤,最后杀身成仁;公孙杵臼舍身救孤。
材料二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杜富国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爆炸发生时,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正是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材料一,概括了《赵氏孤儿》的主要内容,用了两个升华并能解释“义”内涵的词:杀身成仁和舍身救孤。《赵氏孤儿》是司马迁对“义”的理解,也代表了古人对“义”的界定。材料二所说的,是2018年感动中国的事迹,杜富国对战士艾岩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是对“义”的一种诠释。古今两个事例,目的引导学生思考,“义”的内涵有何不同。
在讨论过程中,尹娟老师提出,两个材料对“义”概念的理解不全面。于是就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读起了“义”的解释: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3情义。这么一读,便恍然大悟,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两个事例;而《现代汉语词典》恰恰对“义”概念的界定。
这三个放在一起,会拟定出比较恰当的作文题目。
根据下面材料作文:
材料一 《现代汉语词典》,“义”的解释: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3情义。
材料二 春秋时期,程婴救赵孤、立赵孤,最后杀身成仁;公孙杵臼舍身救孤。
材料三
2018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材料四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杜富国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爆炸发生时,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正是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对“义”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最后确定作文题目时,又加上了“吕保民其见义勇为”这个材料,我认为这个材料跟材料四的取向差不多,可加可不加。
批阅完毕学生的作文后,我发现审题立意,百分之九十是单向正面的,高举“义”之旗,呼吁大家行“义”成仁。这种现象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我们掩卷反思:有三则事例,都在对“义”进行正面阐释,这无意中是否给学生一个指向——必须全面接受古代以及词典里“义”的内涵?还是是否应该将四则材料中一个替换成“不义”的事例?
我在自己两班作了口头调查,学生基本认同材料里有老师明确指向这个看法。而第二个反思的内容是既成事实,只能在下次拟题时作为经验提前预设;如果我们在这个作文题目拟定时,事先设计了“不义”事例材料,不知道能有多少学生能能从正面又能从反面去阐述。当然,正面阐述,能深入到位,逻辑严密,是好的;如果能多方面考虑问题,说理充分,这会更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义”的材料,虽然都是正面事例,但是对“义”这一概念,其实存在“义与不义”“义与利”“义与生”等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须辩证看待。
令我们欣慰的是,有些学生能辩证地看问题,文章闪现着思辨的火花。譬如吕瑶瑶同学的作文《同为舍生取义,不可等量齐观》中的片段:
有些人的舍生取义是完全不顾及个人利益,而着重考虑他人,这种牺牲自我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无太多可取之处。有些出于无私、勇敢的义举,看似与以大局为出发点的舍生取义殊途同归,但其精神层面与现实性远远不符,值得肯定的是很好地袭承了传统的义的内涵,但也有局限性。那些见义勇为制止歹徒的英雄,是否考虑了自身实力?是否只是一时头脑冲动?又是否考虑过若把歹徒激怒而会伤害更多无辜的人?若能顺利解决,都皆大欢喜,若结局适得其反呢?这种用舍生取得的义,便没有多大意义了。为救落水女孩而不幸溺亡的熊家维,其行为可歌可泣,让无数人感动;为救舍友而不幸被舍友男友捅死的江歌,其行为让无数人唏嘘感慨;但他们用自我的死换来了另一个人的生,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如果他们当时冷静分析情况,正确处理,而不仅仅凭一己之力,不仅拯救了他人,也避免其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社会现实中,有些“舍生取义”是需考量的,完全拿古人的“义”来行现代之事,世殊时异,不也很有局限性吗?“义”的内涵至少要加入现代社会的因素。在一些看似勇敢的“义举”,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义”的本质,歪曲了“义”的意义。“那些见义勇为制止歹徒的英雄,是否考虑了自身实力?是否只是一时头脑冲动?又是否考虑过若把歹徒激怒而会伤害更多无辜的人?”吕瑶瑶同学的这些思考,有一定的思辨力,保持了思维的公正性。从“义”的内涵考虑,还从“义举”者本身的实力和所处位置来考虑,还从“义举”者周围的亲人等等角度来考虑。不能绝对从自身出发,也不能完全从他人立场出发,始终保持思维的公正性。
拟定理想作文题目,探索永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