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所说的“后台朋友”并不是指有权利有地位的朋友,而是在你需要帮助时雪中送炭的朋友。或许你们联系不那么频繁,走动也不多,但在彼此的心里任何时候都有对方的位置,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对方推心置腹。
林语堂在《后台朋友》中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前台是粉墨登场的所在,费尽心思化好了妆,穿好了戏服,准备好了台词,端起了架势,调匀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浑身解数……然而,当他回到后台,脱下戏服,卸下妆彩,露出疲惫发黄的脸部时,后台有没有一个朋友在等他,和他说一句真心话,道一声辛苦了,或默默交换一个眼神,这眼神也许比前台的满堂彩都要受用,而且必要。”
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其中大多数朋友因共同利益而站在了一起,也会因利益分歧而分道扬镳。
你来我往是人生常态,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经历结识新朋友,成为老朋友,失去老朋友,再结识新朋友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试问下你自己:高中同学来往的还有几人?大学同学联系的还有几人?前公司的同事还有联系吗?
家人以外的大多数人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过客,而真正能沉淀下来的人并不多。越长大越难找到“后台朋友”,越有本事的时候也越难找到这种“后台朋友”。
我母亲有一个上中学时认识的好姐妹,中学毕业后天各一方,两人时常写信通信,信中的内容无非是各自的近况以及询问对方的近况。电话普及后,开始电话通信,那会电话费比较贵,所以两人经常是看着分钟数聊电话,一次通话不超过5分钟。再后来,个人手机普及起来,两人的联系也愈发密切,聊天的内容无外乎家长里短的事。微信出现后,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终于不用顾及电话费的畅所欲言了。
她们的关系差不多持续了半个世纪,从亭亭少女变成了老太婆,聊天的话题离不开老人,丈夫,孩子,亲戚,工作,生活。他们是彼此的精神力量,虽然说不出高深的大道理,但却相互陪伴多年,互相倾诉,也互相倾听。
一个人可能有几千个微信好友,但却没几个“后台朋友”,因为成为彼此的“后台朋友”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能够在你生命中留下来毕竟是少数,也正是因为少,才弥足珍贵。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前台朋友”,但不能没有“后台朋友”,前者是你功成名就的桥与路,而后者则是你失意迷茫时的避风港湾。
三毛在《说朋道友》这篇文章里写过一句话:“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贵在雪中送炭。”人这一生,下雨了,才知道谁会给你送伞;遇事了,才知道谁真心对你。
得意时,是朋友认识了我们;落难时,是我们认识了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那个愿意为我们托底的人,无论境遇如何变化,他都不会吝啬于伸出那双手,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后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