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这个词在我的眼里包含着更多的责任和复杂。但是在我眼里20岁以后你就必须长大,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有人说不愿长大,有人说长大很快乐。但是我想说长大或许更多的是快乐与痛苦肩并肩前行的。
我喜欢小孩子无忧无虑的感觉,我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你想要更好就必须努力,努力就得给自己的生活设限,把自己框住在一个自律的世界中。
2016年我从专科努力考上本科,那七个月里我拼命在努力挣扎。几乎每天早上准时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虽然大家都说南方的冬天不冷,但是我脑海里一直记忆着2016年的冬天冷得让我难受,三五分钟吃完早餐,然后就一个人穿着那件让我觉得最最暖和的黄色羽绒外套,早早地坐着草坪的水泥地上一句句背着《政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专业知识,屁股被冰冷的水泥地冷化了,手被寒风吹得直缩进袖子里,但是一行行的文字通过嘴巴进入我的脑海里。也曾迷茫过,脑海里会蹦出:我这样努力,如果最后没有考上怎么办,我现在做的一切值不值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这一路走来,我每天都坚持了努力,即使每天只记住一个英文单词,我也不后悔。在这210天复习的日子里,在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下就会成功了。是的,没有人不喜欢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功。四月份,现在想起来还记那个下午——大三,在外面实习,听到了别的同学说谁谁谁考上了,紧张又焦虑,回到学校,已经是没有心情吃饭了,反正都吃不下,心里面只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微信对话框里各种讨论的信息,电话里不断传来传去的声音,是的,大家都想八卦一下别人的成绩。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忐忑与不安拿起手机,用力按着手机屏幕上一个一个的数字,最后看到三位无限发大的数字映入我的瞳孔,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坚信:你的付出、你的努力,上天一定会看到的。
2016年9月我顺利进入了我为期两年的本科学习,我很珍惜这段我用了大半年努力换来的短暂时光。刚入学,很多同班的同学又考虑起了一个问题:要不要考研?只有我自己知道,插本对我来说,已经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考研真的对我来说,太难了。我一直知道自己不是那种脑袋转得很快的孩子,我也觉得很多时候我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同等换来和别人唾手可及得来的成就。所以我没有选择考研,而是去考一个编制的小学语文教师。两年的时间很快,2018年底广东各市开始公布了各种各样的教师招聘。第一场深圳,第二场东莞,在努力和被运气的笼罩下,我很快会考上了东莞的编制教师,我没有经历过就业的严峻,也不能深刻的领会考编之路的艰辛,或许这当中有得也有失吧。
工作的第一年,我接了一个4年级的班。从零开始的工作确实不容易,手忙脚乱,很多事情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按着课表,重复着一周又一周,一日又一日的生活。我经常会想:这是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来到这个陌生城市的第一年我经历了最开心和最艰难的日子,苦恼于工作了一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看到前行的目标是我最慌的,回想以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突然自己好像停滞了。一年,没有进步,没有成长的第一年是我对自己的定义。我很奢侈地用了一年适应自己工作了,是的,仅仅是适应自己工作了。
九月份开始了第二年的工作,其实开学初接到一年级我有点焦虑、害怕,这才是真真正正从零开始。我知道,于孩子而言也好、于我而言也好,这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年。慢慢地,从孩子们的一点点成长中,我收获到了开心。有时候看着他们可爱天真的笑容,我发自内心的幸福,仿佛就像自己的孩子。到今天,三个月了,我依然会经常去想自己是不是进步了,是不是比第一年有进步了?虽然心里还是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不会再那么迷茫了,我学会了反思,学会改变,学会了先从保证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开始,努力去学习每一件事情开始,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去进步,相信付出的都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局。
一个人,总得要在不断成长中生活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我并不是要求自己成为多么成功的人物,但是至少不希望自己一直这么碌碌无为。毕竟时间是一种奢侈品,好好使用它,就要学着今天比昨天要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也许是去了特殊学校,看过了不同的生命,感受了他们的坚强,学会了:怀揣一个柔软的心,做有温度的教育,所以知道了要想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必须砥砺前行,成长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城堡,上帝是不会对任何一个努力的人视而不见的。
2019年11月30日/周六/晴朗的三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