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背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9年6月下旬。那时,年迈的父亲来城里看望我。几天之后,父亲说想回老家了。在他启程返回老家的那天上午,天空晴朗,阳光白炽而耀眼。我和他一起乘坐公交车,前往长途汽车站。

随着公共汽车缓缓驶入站台,我搀扶着父亲,慢慢地下车。走出公交站后,父亲走在前,我默默地跟在后面。他穿着那件我非常熟悉的白色背心,左边肩膀上挎着他的手提包。阳光洒在父亲的后背上,他那微微驮着的背愈发明显。看着父亲佝偻又坚定的背影,我心中泛起了复杂的情感。不经意间,我举起手机,透过镜头定格了这永恒的瞬间。

父亲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步伐缓慢而坚定。凝望着父亲略显孤独的背影,我仿佛看见了他一生的沧桑与坚毅,心中莫名地涌起了一阵阵感伤。曾几何时,父亲有着挺拔、魁梧的身躯,那是我曾经的骄傲。但是,岁月无情,曾经伟岸的父亲也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

父亲继续踽踽前行,他那孤独的背影,他那花白的头发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我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他。

“爸爸,您累不累?走慢一点。要不,我来拿您的包吧。"我快步上前,想要拿过他肩上的小提包。

父亲慢慢地转过身,并轻轻地摇着头,他的眼神里充满慈爱,半带嗔怪半带微笑地说:“女儿啊,你以为爸爸老到背不动这个背包了吗?你大可放心,爸爸身体还硬朗着呢。而且这个手提包也不重,爸爸还能背。”

我只好由着父亲,再次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他的背上。

读初中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名家名著。那时,我被朱自清所刻画的父亲形象,以及朱自清本人对父亲的真挚情感而深深地感动。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在网络中多次看到过人们对朱自清这篇文章的高度评价。多年以后,有一天晚上,我在散步时,一边走一边带着耳机在喜马拉雅上听书,偶然中听到了朱自清的《背影》。主播深情朗诵,情真意切,而作为听者的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以至于潸然泪下。

这些年来,我抓拍到的父亲背影,与朱自清笔下的父亲背影经常交织在一起。同是父亲的背影,同是在车站的离别。不同的是,朱自清笔下的离别,是父亲送别儿子远行,而我与父亲的离别,是我送别父亲回老家。

虽然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比我镜头里的父亲年轻很多,但那份跨越时空的父爱,同样深沉而悠长。无论是朱自清笔下的父亲背影,还是我所抓拍到的父亲背影,它们都是父爱如山的见证,是亲情永恒的记忆。

随着父亲走过检票口,踏上那辆即将启程的汽车,我心中泛起了一阵复杂的情感。想着父亲一天比一天老去,我的心也一天比一天的感伤。随着车门缓缓关闭,我站在那里,目送着汽车缓缓驶出车站。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泪水也渐渐地模糊了我的双眼。

如今,再过一个星期,父亲离世将满一年。五年前那个夏日送别父亲时,他那孤独而宁静的背影已经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烙印。愿父亲在天堂安息,愿那份背影永远温暖我前行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