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教版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从《春》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了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文笔及高超的散文艺术。对于八年级上册的《背影》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诱导。同样是散文的体裁,这一篇在艺术和情感上不知道深入了多少倍。
“父爱”是人类情感中的永恒的话题,古人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朱自清对于当时没有深入领悟的“父爱”,在数年后蓦然回首,当然忍不住是潸然泪下,涕泪淋漓了。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往往难于深入理解朱先生笔下这份沉重而美好的父之爱以及子之情,在学习的时候,常常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理解作者笔下那份“遗失的美好”。所以我在教学《背影》中,注重了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层次性。
一 在深入写作背景中初读课文
有个自称“扬州人”的朱佩弦,那个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最终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最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所以,认识朱自清先生的第一面,典型的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饿死事小,失节为大”,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有气节的文人,在他的生命中,坚守着,“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文人的气节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贫贱不能移”。
有了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怀着敬佩的心里,初读他的作品《背影》。
朴实无华的笔触中,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父子情深,“父爱子,子爱父”,“三次背影,四次流泪”,情到深处,读者也黯然落泪。平实的写人、平时的叙事、平时的抒情。正如作者所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情到深处自然真,华丽的辞藻是堆砌不出真情实感的。所以先生的“背影”深深的感动了几代人。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二 抓住细节阅读课文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认为《背影》中最重要的细节是父亲月台送别儿子的那一段最为深层感人,文笔也最为细腻生动。“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坐车,翻过月台给“我”买橘子,那蹒跚的“背影”,写出了生活的心酸无奈,无奈的父亲对儿子本能的父爱,乃人之天性使之然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会从父亲的动作一系列的动词去深入体会,然后转而到情感的把握上,详细突出父亲对儿子处处放心不下的爱子深情。这才是大爱,可惜,年轻的作者不能体会父亲的这种情,直到多年以后,同样为人父,饱受生活的折磨后,作者才能开始了解父亲。大爱无疆,放得下一切间隙和隔阂的父爱才是让佩弦先生在时隔多年以后,才明白父亲的情深的主要原因,不然一封家书如何勾的起多年前的车站离别的一幕。
三 在情感的两个维度上跳跃阅读,纵横把握全文。
本文在情感上有两个维度:如果把这两个维度比拟成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最好不过了。经线是父亲对儿子的深爱,纬线是儿子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明朗起来的对父亲的深情。这两条线并不是一开始就相交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作者心智的磨砺和成熟,最终在一封收到久别的父亲的一封家书的时候,猛然交集,情感迸发到了极致:泪光中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父亲的背影,让如山 父爱,终得圆满。垂暮之年,终得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