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你为什么而写,会少走些弯路

安静

文/蜉蝣

在首页看到有人说“写作谈”一类的文章比较容易有热度,作为一个在简书混了很多年的“老佛人”,也忍不住来蹭蹭热度。

就我这些天在自己首页看到的情况而言,这一类的文章确实比较多,而且普遍热度比较高。我已经许久没在简书看到这种情况了,有些恍惚,像看到了几年前刚来简书的自己和同时期的那批新人。

那时简书还没有官方的日更活动,我却是个日更热衷者。初尝写作,无知无畏,只觉得脑子忽地开了窍,生了满框的想法,到处是素材,便一路写去,不管质量好与不好。

这一路上,也曾追逐热点,以图文章的阅读量;也曾固执己见,只表心中真情实感。开心过,迷茫过,也沮丧过。后来,每次我回过头去读自己以前的东西,所有的违心之言都会使我感到羞耻、可笑;而每一句真心之语却成了我寻找真是自我的垫脚石。

于是,我便愈发坚信,在写作的道路上,真诚是特别关键的。尤其我这几年多写散文,而散文,写的便是心。

其实,我最开始最想写的,是小说。高考填志愿,啥都不懂,也没人指导,那时爱看小说,便想学着写,理所当然以为学中文可以学到怎么写小说,便将所有志愿的第一专业都填的中文系。后来,来简书写东西,也是想写出好的小说。

我自然知道,要学好写小说,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读小说技巧类的书,且多写。但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我知道小说的种类流派太多了,多得让你不知从哪儿学起好;更知道要写出真正有厚度的作品,得弄懂生活,弄懂人。技巧,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所以迷上了散文。写散文无需构建故事框架,也不必塑造人物形象,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条理清晰地表达出即可。且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者自身的思路也会比单纯的“思考”状态更加清晰。快速而高效。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没什么流量。毕竟在这个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一个普通人最真实最平淡的生活实在不怎么吸睛。写作的目的也不指向流量。若是想要流量,就要往相反的方向走了。

流量即阅读量,要阅读量,就要吸引读者的眼睛,进一步吸引读者的心。而要做到吸引读者的心,要么为读者提供情绪价值,要么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价值。

最便捷的方法是,找到你最擅长的领域,然后持续输出专业性高、对读者有用或读者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一来,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整理素材,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素材库。而语言,最好是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的。

现在我们普通人写作,无非就是这两个大的方向: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整理思绪;吸引读者、获取流量、挣钱。

就目前而言,我个人的写作主要倾向于第一种,虽然这几年不忙,却也腾不出一个副业的时间来给写作,便不企图挣钱了。偶尔像这样虚荣心起,想博一波关注,就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与写作有关的事,献给有缘人。

若是读完这篇文章的你,觉得我的话有些道理,不妨想想,你是为什么而些,说不定想清楚了,以后再写文,会少走些弯路,也更从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