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扇窄门 图 | 网络
进入了全民写作的时代,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写作的好处无需过多陈述,那些写的人最能感受到——于内于外都在发生着改变。尤其最开始写的那段时间,那份喜悦是语言和文字都难以述说的。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都是写心中的感受,心里怎么想,文章就怎么写。有时候一篇文章写完了发出去,发现阅读量惨淡,多少是有些失落的。热爱文字的人对于这一时的挫折,估计不会看在眼里,还是会继续写下去;凑热闹的那些人,估计就被这初期的小挫折击倒了,慢慢也就不再写下去。
为什么有些人写的文章很受欢迎,真的仅仅是因为一个好标题吗?那么旁边的评论和点赞的数量居然也不低,该怎么解释呢?看来人家的文章可能不仅仅是标题好,内容也不差。
看看简书的文章,大概也就是以下几种:散文、诗歌、故事、小说、干货文、鸡汤文。
每一种类型的文章都有它的读者,如果再细分一下,散文、诗歌、故事、小说都是给人一种心情上的愉悦——散文、诗歌因为自身的美,故事和小说的则是因为趣味性、人物精神的体现; 干货类的文章往往是给人总结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一些技巧、方法类的; 鸡汤文则是给人一种认知上的启示,精神上的力量。
都说现在故事和小说比较盛行了,散文和励志类的文章在走下坡路。想来可能是故事和小说的形式更能吸引读者,更容易将人引入其中。即便如此,如果故事和小说只是注重内容上的趣味,没有给人一些积极的思考,不能让人从中有所收获的话,那这些故事和小说也只是一时的快餐,无法被人铭记。
有的人写散文,通篇都是各种形容词和修饰手法的堆砌,自己的表现欲是满足了,可是有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呢?看一篇文章,首先得先把内容读懂了,然后再去鉴赏文章的形式和手法。如果文章的内容首先就让人无法理解,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些华丽的词汇就成了累赘,就只是花架子,既不中看,更不中用。
不管你想写什么,在写文章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思考在里面:你的文章想给读者呈现什么?读者读完你的文章以后会有什么收获?用心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即使文采不好、文笔不佳,只要他的文章有阅读的价值,仍然可以收获不少读者。
在我看来,一篇文章,不管形式如何,散文也好,故事也罢,最重要的是作者想通过他的文章传递什么。写什么总是比怎么写更重要——前者需要一种多方面的思考,后者只是文字功底和技巧方面的体现。
写什么内容,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猜测什么是他们可能喜欢或者受用的;至于能不能把自己所想的写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写不出来可以不断加强功底,可以寻找素材等等,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在写之前的那些思考。
如果你的文章既不能给人愉悦感,又不能让人从中学到点什么,那就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