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百年孤独》我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我找到了马尔克斯的另一部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书中,马尔西斯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爱情,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爱情作为人类的最高精神需求之一,千百年来各种诗人作家反反复复的咏唱着它的美好与酸涩。
在看看这本书标题中的霍乱时,我好奇但却无法想象,在那种危险可怖的血水横流的疯狂年代中,爱情到底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百年孤独》讲述着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描绘了一个跨越∶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这样一个爱情故事。
我喜欢马尔克斯的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写作风格与叙事方式,每次重读都能有不一样的惊喜。他就像《百年孤独》整本书的开头一样,站在【现在】展望【未来】但同时又勾结【过去】他喜欢在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事情,又在不断地倒带。就像是一口吃下了卷各种蔬菜与烤鸭的鸭饼。
开始我以为主人公是用氰化金自杀的照相师,结果不是;然后在前五十页中我以为是乌尔比诺医生与费尔明娜,结果医生却因为抓鹦鹉而摔死了,这时真正的主人公弗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故事的背景同样的让我深思,在大航海时代的的哥伦比亚。有着霍乱、战争、自由党与保守党、宗教等等对立。《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我都感觉是这一个民族的血泪史,人民间的悲痛史。
书中的女主人公费尔明娜,她似乎是个冷血的人,与医生结婚后似乎就把弗洛伦蒂诺当做路人了,但我总是相信她是一直爱着弗洛伦蒂诺的,可她与医生结婚后的所作所为似乎真的把与弗洛伦蒂诺的爱情当做年少时的一场闹剧,每当她对他说出“真是可怜的人”时,我总觉得弗洛伦蒂诺几年的等待与爱全都喂了狗了,但弗洛伦蒂诺却没有竖起厚厚的心之壁,仍然真心爱着费尔明娜直到五十年后。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越发觉得这句话是费尔明娜自己对自己失败的爱情的悲悯。而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爱的痴迷也是这本书最大的看点,他为了能让她的父亲认可,可以仅凭传说就去找宝藏,可以等费尔明娜五十年。不过他为这爱所刺痛时的缓解方式也让我有所感慨。他在等待费尔明娜的五十年中,他结交了600余个费尔明娜“替代品”余数不尽的一夜之情,因为只有这样,他内心的爱之思念才能有所减轻。
费尔明娜名义上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可以说是这本书中的人生赢家,有美丽贤惠的妻子与高贵的家室,但在这美好婚姻中,是否收获了爱情呢?按照费尔明娜的话来说,他就是个凭借姓氏耀武扬威的懦夫与胆小鬼,虽然他也同样迷恋着费尔明娜并且陪伴了她50余年但费尔明娜却从未真正的爱过他。他能给费尔明娜幸福,金钱,地位与一个美满的家庭,爱情似乎就约等于这些东西,但它们终究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这种东西如此繁杂,有人为它感到欢欣,也有人只留下痛苦。
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