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的发展抽象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业阶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从0到1。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从1到N。
第三阶段,转型阶段,从N到N+1。
这三个阶段需要的能力,其实大不相同。
一个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三种能力之间不断切换 、迭代:探索能力,标准化能力和二次创业能力。 我们都很努力去做事,但是很多时候换不回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
很讨厌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一切不行都是人的不行........
你努力就一定能做好吗?很多时候不是这样
王朔在讲围棋时候讲了一句话,叫作天大地大先手最大。
对应到具体做事过程中,基因、事物的发展阶段、系统、流程、管理方式,它们都会影响进程。
前些天听了“斯坦福实验”,讲的是随机将一群人分成两组,一组人扮演囚犯、一组人扮演警察,大家在做实验之前都觉得自己会成为通情达理的警察、安分老实的囚徒。但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后,扮演囚徒的人员开始联合暴动、扮演警察的人员开始镇压给他们剩饭吃..... .一星期过去了,扮演囚徒的人员受不了,开始出现精神崩溃。实验立即被喊停了。
环境很重要,水浒的好汉没有上梁山之前,个个都是恩怨分明,个性特异。上了梁山之后,慢慢地变得不那么个性,后来也泯然于组织。 底层代码决定行驶轨迹、利益点决定做事方式。
所有的理论在谈及时候都觉得天衣无缝,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候,都会有偏差。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具体的环境也比当初思考的要复杂,而我们需要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搭建一个梯子。
创业团队成功后,如果不善于标准化 ,就要换人。只有标转化之后,公司才能复制和扩张,一旦触及业务的天花板,公司发展就停滞,往往还带靠换人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很多时候是下不了决心了,因为有感情羁绊,所以做事优柔寡断。商业是有自身逻辑的,人一旦动了感情,其实就输了。
一件事能不能做成,一般有两个维度决定: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做、视野够不够开阔。
前些天一个做手机批发的朋友和我聊应收账款,我和他说:如果明天我们倒闭了,你带带着老婆孩子去街上乞讨我不相信今天你有时间和我闲扯感受,你肯定跑着去找客户要钱了;
刘慈欣在《三体》中讲了升维与降维的概念,用六维视野去打二维的战事,其实没什么悬念。视野决定我们的高度,让我们做事时候有了战略,不至于只是在A和B之间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