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大闸蟹
秋风响,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
吃货这辈子最大的幸事大概就是如此:夏季傍晚的麻辣小龙虾还未完全从舌尖褪去,大闸蟹就已经蓄势待发了。
入秋微凉,正是好时候,母蟹四两,公蟹六两,可以四六不分,母蟹蟹黄渐成深红,公蟹蟹膏白糯迷人。
大闸蟹一直是地方流传的美食,在江浙沪一带流传。看清人笔记,凡是提到大闸蟹的一般都是江南文士。明末哲学家李贽人谓“蟹仙”。且看这位至情之人对蟹的说法,“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更慨叹,“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食蟹之僻可见一斑,乐在其中!
中国蟹都-洪泽湖,挟着“中国十大名蟹”的名号,将“中华第一蟹”桂冠收入囊中,洪泽湖乃全国大湖中唯一的活水湖,水质优良,极利于优质大闸蟹生长。其大闸蟹的背面有字母“H”的形状,是洪泽湖大闸蟹的天然“地理标示”。
洪泽湖大闸蟹的白肚外观上能给人一种玉质般的美感,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由于这种色彩大方洁净,惹人喜爱,故称青壳蟹。两螯八腿上的茸毛都是金黄色的,且长达3-4厘米,普通的螃蟹不仅爪呈灰褐色,而且螃蟹的茸毛也短。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爪近似上等烟丝的金黄色,故又名金爪蟹,而普通螃蟹常与泥浆接触,则呈灰褐色。
幸生于苏州,尤记得小时候妈妈取蟹两只,置于屉中,雾气氤氲,取出蘸酱,食之,其美味无穷,至今每至秋时,萦绕心间。
抽一闲时,携三五好友,品尝肉质鲜嫩的大闸蟹,精敲细剥,缀以小酌,实乃快意人生。
民国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特别讲究做人,说人生要吃三碗面:体面、场面、情面。秋后设宴必上大闸蟹,似宴席有了这一上海特产才算得上体面。不到庐山辜负目,不识螃蟹辜负腹,一年只这两月可食,劝君花开当折直须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