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ch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jǔ],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感悟】
今天学习改过,这里边有三个难点:一是敢于试错,二是敢于认错,三是勇于改过。
敢于试错。
这个难点是怕犯错误而什么都不做了。试错,才知道如何正确的前进,“失败是成功之母”。小孩子不会因为怕摔倒就不学走路了。只有敢于试错,才能拓展自己的技术面和知识面,才能知道我们的边界在哪里,社会才会进步。
敢于认错
这个难点是害怕承担后果。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承认,被揭发了推卸责任。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会说是家里的小猫;比如职场上的决策失误,偷偷跑到领导那里恶人先告状,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如果这个打碎花瓶孩子的家长,能接纳包容,并且让孩子知道无心之过,改之,就归于无。那么孩子就不必要害怕而不敢承认。
如果这个告黑状人的领导,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应该人云亦云,助长小人风气。
也许辩解的内容很客观,如果我们曾经扮演过上面案例的“家长”、“领导”,就需要学习提升,如果我们曾经是上面案例的“孩子”、“下属”,更需要学习提升。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真正的大智慧,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向内找自己的原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勇于改过
这个难在“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自暴自弃。我们从小,犯错误难免会被责罚或者贴标签,“你是说谎的人”、“坏孩子”。潜意识发现自己做错事情是害怕的。从小没有人告诉我们“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金无足赤,大贤人也会犯错误的。孟子还说过:“人闻之以过,则窃喜。”犯错,从另一个方面是发现自己可以进步的方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过能改,就归于无。能改的过失,就不是过失。所以「人之初,性本善」,回归本性,就没有失了。
以上三难以前都曾有过,不要自责,因为没有良师益友告诉你可以如何做,“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今天通过学习,既然已经知道,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的。“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