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深深地体会到哲学的奥义无穷,自己无法字字句句都吃透,因而选了一些打动我的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教学,说几点感悟罢了。
第一句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生活千姿百态,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优秀的人,而也有很小一部分人是不被大众所认可的,甚至不被接受的。那有没有一种定义是可以定一种标准,满足的一种人,一定是好的,不满足这些条件的一定是差的呢?当然没有!生活中没有复制粘贴,而那些不顾一切企图模仿的人,最终换来的只会是丢掉自我。
想到这,我便不再被大众的价值观所烦恼了,只需专心做我自己,成为我自己,成为我期待成为的那样的“人”。
而教学中不也是如此吗?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的好学生呢?在哲学的世界里,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老师眼中的好管的、听老师话的学生。未来多元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创造呢!
第二句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就意味着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很多暗示的蕴意。刚拿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我就企图去通过一些捷径获取其中的奥义,翻阅别人的评析、批注,虽讲得比原著通俗易懂,但总感觉少了什么,于是又耐心地拿起书来,自行体会。
为什么我们即使常常听了很多讲座,记住了很多前辈的肺腑之言,却依然不能感受到其中的涵义?那是因为这是消化过的知识,是通过前辈们用自己的经验、学识,最后总结的成果。那我们如何能够体会呢?去实践!去创造!
只有自己“嚼饭”了,一点一点啃下来了,才知其中的味道。才能够真正的觉得此刻的感受与当初前辈的总结能够遥相呼应,进而真正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活法”“教法”来。
临近期末了,知识点非常的繁杂,而学生对老师的教导也听得多了,上课的注意力也不能全然集中。我就决定实行一个“思维导图复习法”来调动学生们自主地对这一学期知识系统地整理。首先以课本为纲,我认为语文课本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为了加深大家对思维导图形式的了解,我粗略的画了一张上册语文书的知识结构图,以供大家参考。
其实之前也布置过一些画思维导图的练习,比如说用树形图或任何清晰的图形表示描写方法,学生们完成的还不错,也对这种创新的题目非常有兴趣。我喜欢在课上说这道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欢迎大家来尽情展示。往往到了此处,成绩差的同学也愿意去表达。
冲着这股学习的劲,我开始引导大家自己去回想和归纳出语文的方方面面,譬如阅读题的知识点,一篇好作文需要具备的要素等等,一开始大家很抗拒,直说我不会,可慢慢地,却发现全班学生的智慧加起来,竟能对一些问题全面概括出20个点以上,大家也感到非常的惊喜。
我们老师常常苦恼于自己懂,而不懂如何去教学生也懂。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总结好的知识点,总结好的答题方法一股脑地倒给学生,可效果不太理想,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这些加工过后的知识,而更可怕的是学生会养成习惯,习惯了接受,习惯了不动脑,习惯了等着老师给他答案,全然没有半点思辨精神。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何不放手,锻炼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归纳,自己去反思的能力,那才是最有意义的,不是吗?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