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脂面药 翠管银罂

唐时制度,腊日赐臣下口脂、面脂、香药、澡豆等物。口脂、面脂(也叫面药)是用来防护嘴唇与脸部皮肤因寒冷冻裂的膏药,是古人所谓的“脂泽”,又叫“面泽”。唐时尚药局专设有“合口脂匠”职官。这两类东西应该归类在养护品里,但也应该算化妆品吧,《莺莺传》里,张生就送给过崔莺莺“五寸口脂”。

装口脂、面脂的容器,多是小盒子类,比如雕琢精细的“雕奁”,嵌金花纹的“钿合”。当时市面上有专门做这种物件卖的,叫做“口脂合(盒)子”。

除这些常规的外,还有些有趣的容器。杜甫在《腊日》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翠管是绕以丝线的竹管,又叫翠筦,银罂则是银制的大腹小口瓶子,造型大概都相当好看。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里还提到一种容器,叫做“碧镂牙筩”——象牙雕镂填碧的筒子,更是精致得不得了了——这是皇帝腊日赐给北门学士口脂、面脂的容器。


关于“口脂合子”,《太平广记》第三百三十九卷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唐德宗贞元年间,博陵崔生在墓墟遇鬼,误入北周赵王之女玉姨的墓中。玉姨把外甥女王氏配给了崔生,结了一段人鬼姻缘。玉姨喜欢与崔生赌长行。这是一种由握槊、双陆演变过来的棋子游戏。有黑黄二色棋子,各十五枚,用两枚骰子掷彩来玩。

玉姨喜欢崔生的口脂合子,就和崔生约定,如果自己输了就出玉指环,崔生输了则出口脂合子。崔生赢了两枚玉指环,而在长安买的六七个口脂合子则输了一半。

崔生由是沉醉在幽冥的温柔乡里,直到他的仆人找不到他,便挖掘玉姨的坟墓,崔生这才重返人间。而玉姨的坟墓即被挖开,棺柩里有两个盒子,一个装着玉指环,一个装着崔生输给玉姨的口脂合子。

这个故事也不算新奇,只是崔生从幽冥回到人间,看到的第一幕景象写得真好,说“唯见芫花半落,松风晚清,黄萼紫英,草露沾衣而已”,清绝之极。连东坡也大为赞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