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篇第十六」13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伯鱼道:“你从你父亲那里另有所学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着,我恭敬地从庭中走过。父亲说:‘有好好学《诗》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好《诗》,就无法很好地表达。’我回去就学《诗》。另有一天,父亲又独自站着,我恭敬地从庭中走过。父亲说:‘有好好学《礼》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好《礼》,就无法很好地做人。’我回去就学《礼》。我私下只听过这两番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只问了一事,却有三个收获:知道了《诗》之用,知道了《礼》之用,还知道君子对其子亦并无偏私。”
【注释】
“陈亢”,姓陈,名亢(音“刚”),字子禽,小孔子约四十岁。郑玄说他是孔子弟子,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载此人。陈亢在《论语》中共出现三次。
“伯鱼”,即孔子的独子孔鲤(前532年-前483年),伯鱼是其字。其出生时,正逢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因而得名。后文之“鲤”,即是伯鱼自称其名。孔鲤先孔子四年而亡,余有一子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即《中庸》的作者子思。
“异闻”,指另有所学。“闻”,听说、知道。
“趋”,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庭”,一说为厅堂、正房之中,一说为堂阶之前的空地。此处不必深究,可不译。
“学”,此处指认真学、好好学。
“诗”,应是指六经中的《诗》。
“无以言”,指不能很好地表达,而非不能说话。
“礼”,应是指六经中的《礼》。
“无以立”,指不能很好地做人。立,指立身处世。
“君子”,此处指有德而言。
“远”,音“愿”,不近也。“远其子”,即不以父子之亲而有特别之近。意即孔子对众弟子没有偏私、一视同仁。
【评析】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此对资质天分不同的学生,教授的侧重自然也就有所不同。有弟子因而怀疑孔子在教学上有所保留,陈亢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可能是疑心孔子厚此薄彼、亲疏有别,对自己的儿子另有所授,因而问孔鲤:“子亦有异闻乎”?孔鲤说只有两次曾督促他学好“诗”、“礼”,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的“文”,应即包含《诗》与《礼》的内容。尤其“礼”为孔子所重,更当为孔门弟子所必修。孔子既是孔鲤的父亲,又是他的老师,不太可能不知其所学的内容。因此,孔子问孔鲤“学诗乎”、“学礼乎”,应当不是问他有没有学过《诗》、《礼》,而是问他有没有好好学习这两门功课。
《诗》是周代采诗官采编的诗歌总集。因其含有真实的民情民意,所以被周代为政者当作是非常重要的施政参考(参见《善读「论语」2.2》)。《诗》既有采自民间的歌谣,也有出自贵族的雅乐;既有对民间苦乐的反映,也有用于祭祀的乐歌;既有对善政的歌颂,也有对弊政的讽谏。因此,从《诗》中既可以学习雅俗共赏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了解反映现实的民情民意。古人学《诗》与今人学习语文其实颇为相似,都是为了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故曰:“不学诗,无以言”。
社会是所有个体的集合。要使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能在社会中和谐相处,使社会有序运行,个体就必须要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就是涵盖道德与法律规范在内的、合义的行为规范的统称,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若不学礼,则不知如何立身处世,也就难以被社会接纳,无法在社会立足。故曰“不学礼,无以立”。
陈亢虽对伯鱼只有一问,却因此而有三得,所以非常高兴。陈亢得知了知诗礼之用,也得知孔子对自己儿子与门下弟子一视同仁,并无任何偏私。孔子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参见《善读「论语」7.24》)。本章通过陈亢之问、伯鱼之答,印证了孔子之言:孔子确实是对门下弟子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圣人其诚如此、其仁如此,而凡夫仍不免相疑,观之令人感叹。但也正因凡夫为不明所障惑,是故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