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辨析题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02简答题
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03 材料题
30.(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1.(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04参考答案
22.
说法错误。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其中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故说法错误。
23.
说法错误。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包含:第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第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由此可见,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发展智力、养成品德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故说法错误。
24.
说法错误。
一般认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习活动, 因此,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强,但是学习行为差,则学习效果也会差;反之,学习动机差,学习行为好,学习效果反而也是好的。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说法错误。
25.
说法正确。
影响品德的形成即受到了外部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内部条件的影响。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的影响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父母与儿童的情感会影响到儿童品德的形成,儿童与同伴之间的情感也会影响到儿童品德的形成,同时情感是内部动力催化剂,即情感可以促进品德的形成,所以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故说法正确。
26.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主要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方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7.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8.
知觉具有以下特征:
(1)选择性。即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
(2)整体性。即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3)理解性。即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言来描述它的特性。
(4)恒常性。即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9.
发散思维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流畅性。即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 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3)独创性。即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
30.知识点:德育原则
31.知识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