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教师作业。
云南的武家欣老师的《做教师,请永远保持对儿童世界的好奇》谈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细节:
身为班主任,我与孩子们可以说是相处时间最久的人了,自然也是孩子们最依赖的人,可平心而论,很多时候我因为自己不会处理某些情况,下意识的忽略了一些情境,有的时候是把孩子们的反应不当回事,刻意的忽略了。从前低年级时,孩子们总喜欢往我办公室跑,有时只是好奇老师在做什么,有时是想帮老师的忙。现在高年级了,进办公室的总是那些等待被批评的孩子居多。
我不禁在想,或许曾经有鼓起勇气跟老师聊天的孩子,因为我没有及时招呼她,使得她又害羞地低头走过,或许曾经有闹了矛盾的同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因为老师说不想再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错过一次成长的机会,或许还有那些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曾经成功过的孩子,满心欢喜跑来找我分享他的喜悦,却呆呆望住空空的座位,最后悻悻然离去……
是呀,武家欣老师这种反思是对的,有的时候,我们做老师就是没有做到“眼中有光,目中有人,手上有绝活”。对待学生不是接纳而是拒绝,不是热情而是冷淡,不是平辈而是晚辈。无意或者故意忽视孩子的存在,就是看不见孩子,放弃了教育。
河南的常青民老师的《枇杷糖》,就好像是在做一个实验,是一个情感体验。她说:
一日突发奇想,犯错误的学生让他吃了枇杷糖怎么样,让他品味苦后的那种绵远悠长的甜。有了这一想法,我便开始着手买糖,跑遍了学校附近的所有卖点,终究没有找到想要的枇杷糖。于是,想到了网购,打开网页选取,下单,等待,我期盼的枇杷糖终于收到。可它并不是我想要的味道,它是经过蜜制的,甜味中透着淡淡的苦,但也很好吃。我想我买枇杷糖的初衷也许要改变了。
我曾告诉学生糖果收到后,每人先品尝一颗。上课前我把糖带到教室,同学们每人一颗,我看他们的眼中有惊喜,有期待。我让他们选择下课后的某一时间吃。这是特殊的糖,也许你以前吃过样式一样的,但味道绝对和今天的不同,因为今天的糖是老师买的,有老师的味道。
我们也常常拿礼品来奖励学生,很多时候,奖品是要有讲究的,不要太随意了。要有礼品的特殊意义。就比如,教师节送礼物那是庆祝,生日送礼物那是祝福,考试优秀送礼物那是鼓励。对学生奖品也应该有这样的四季分明。
山西的吴继红老师的《做一个新时代的新教师》,她说:
今年是她从教的第三十年,回顾她自己的成长历程,她深有感触:做老师真的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成长。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做老师,
她说:“尽管我已到天命之年,也是一位老教师,但是,我对教育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因为我的生命因为教育变得更加丰富,我的生活因为教育变得更加幸福,我的人生因为教育而变得更加精彩。面对新形势,我愿意恪守职业道德,践行教育常识,守望乡村教育,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新教师。”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老教师,他们孜孜以求,躬身教育,就像老黄牛一年辛勤耕耘在教育的这方沃土里,不知疲倦。比如我们团队的山东寇介芳老师、耿欣老师,陕西的薛朝阳老师,他们有着正高级的职称,特级教师的荣誉,依然不停地学习着。不为虚名,只为心中的那盏明灯,照亮着孩子前行的路。
云南的杨光荣老师的《我终究是个“慢热型”的人》,他谈到从乡村教师到学者型教师的五大路径,很是切中要害。
一是坚持读书。爱读书的人,敢于特立独行,很少顾忌他人的闲言碎语。
二是坚持写日记。有人说“痛苦出思想”“痛苦出诗人”。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能写出真正有“愁”滋味与“痛”感觉的诗来。
三是坚持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思考:每篇课文应该教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教?语文应该教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教?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应该怎样培养?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才可能实现?教育应该遵循哪些规律?带着问题,不断读书实践观察思考,大概经过了七八年的不懈努力,才算找到点感觉,认为自己能把语文教好,能把班级管好,并且能考出不错的分数。又过了八九年,才基本理清了语文真正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班级应该怎么管,怎样才能管得更好。教育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得快乐有效。并不断把自己思考和实践写成文章向报刊投稿。
四是在论坛发文章与网友辩论,在QQ群和微信群组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五是广交教育界朋友,主动寻找学习机会。
乡村教师的成长之路,要艰难一些。从教育教学资源来说薄弱一些,从地理位置来说偏僻一些,从硬件条件来说简陋一些。乡村老师要逆袭,是需要耐心的,更需要信心,要学会坚守,唯有坚守,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看了一个个成长中的老师,才会真正让人感觉得到:“奋斗的人生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