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目标产品,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揣测它到底满足了用户的哪些需求和信息处理流程。
因为一个产品最核心的点是“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很多后端部分是用户不可见的,需求是触动用户最直接的点,也是最能体现产品价值的点。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可见部分是有限的,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产品部分是非常少的,其他不能直接体验的部分比如运营、营销、技术,还有云端、数据库等,模仿者可能会比较容易复刻到产品的表象,比如解决用户什么需求,但后端的支撑还得靠自己创新补全,特别是技术方面,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流畅性、交互等用户直接体验。
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产品,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创造用户价值第一,二是能看到潜在竞争对手的不足并且有能力做得比他们更好。
创造用户价值有很多方面,例如从技术解决根本需求;从良好服务入手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如果产品性能相差不大,可以用低成本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如果想不到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让用户更满意,你的产品必然是落后的,是没有竞争力的。
在最开始创造一款产品时,可以在网上搜索同类产品,以及询问懂行的朋友,看看有没有一个现成的产品和你的想法一致。如果能找到类似的竞品,便将时间花在研究分析竞品上,会节省很多精力和时间,至少最开始的方向不会走偏。
获取一个产品概念的方式照王坚的说法,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受到现有产品的启发,将既有概念进行了转换。比如很多线上产品实则是受线下的概念启发,将运营、营销方式搬到了线上可以营造更快更广的传播效果,以及在功能上迭代成更适合用户线上使用的版本;
第二类获取概念的方式是出于自身需求或捕捉到了其他人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尚未被满足;比如两款产品均有很好的功能,但对比之下都有互相缺少的东西,你可能会思考做出一个将两种功能结合到一起的新产品。
类似的情况是,网易云音乐存在版权问题,很多歌曲的版权受限于腾讯,但同时,腾讯的音乐产品又缺少网易云的那种用户社区互动性,少了一点产品应有的温度及用户粘性。
所以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入门级别的工作,也要从自身去挖掘需求,将所有同类产品都摸透,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这样才能更清楚地把握自身的产品有哪些需要迭代的地方。
第三类获取概念的方式是预见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出超前的原创概念。产品经理需要时刻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产品变化风向,在用户大范围提出需求前,以后台数据及其他很火的产品的特点为前提,对他们的需求做一个预测,提出新的产品概念,提前给用户创造一种“这款产品很懂用户”的感觉。提升用户体验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款产品在生命周期内最值得关注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