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讲部编版教材七下第一单元课文,看过单元提示,明确此单元重点应放在感悟名人的精神品质上。
第一篇是《邓稼先》,“两弹元勋”,科学家。这是一个极为朴实的由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着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第二篇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闻先生既是学者,也是民主战士,文章便分两部分体现其说和做的特点;第三篇是《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以极为鲜活的文字创作出来的不溢美不隐恶的很有个人风格的回忆录,当然也可以算做人物传记。鲁迅在他笔下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这种阅读体验真真令人心动神移;第四篇是《孙权劝学》,文言文,短小,人物形象却鲜明生动,与几篇现代文放在一起,丝毫不违和。几篇文章聚集,精神风采各具,那么学生要从中学习什么呢?
我将之提炼为“精神的栖息”。四篇文章,人物身份各异,但精神皆熠熠生辉,作者如何展示其精神风采?人物精神栖息于何地?这是本单元可以服务于阅读和写作的重要议题。
我进行的是单篇阅读教学,其实,我更倾向于群文阅读。不要紧。当我把每一篇文章都讲完之后,便单独安排一节课,围绕人物精神进行探究。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更多地提到“性格特点”,对于名人来说,精神品质更为准确,个中原因,自可不必赘言。让学生从四篇文章中寻找,不同风格的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完成这个问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列表格或绘制思维导图。所有群文阅读的指向都是一个经由比较方可抵达的终点,或许可用思辨一词,思考辨别。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不可小觑,当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大展手脚之后获得的伸延的长度与挖掘的深度所带来的课堂的挑战与惊喜并存,这也是我为师的快乐之一。
讨论过后,发现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细节描写上(这也许与我讲课的侧重点有关),这也是文章最可品咂之处。学生兴味盎然地谈着邓稼先遇到危险时说“我不能走”时的淡定与坦然中包含的对人生价值的彻悟与对自我生命的定位,那个句号中的责任感与理所当然比之叹号的激情满怀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更深的震撼力,一个标点,就是一种精神境界。闻一多先生呢,他的头发是乱的桌子是乱的,以致“众物腾怨”,可偏偏他的书稿如“群蚁排衙”,整齐有序,这种对比里凸显的人物的高尚追求跃然纸上,不禁想到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的穿衣风格和极为严谨的学术态度,是否在他们的意识中都觉疏懒于外物是节约生命的能量,而专注于学问方是毕生大事。此前,学生对于鲁迅作品向来望而却步,可萧红的一篇回忆录却彻底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在鲁迅的吸烟的姿态、咳嗽的样子、笑声的明朗、幽默的调侃、细心的“打包”、严谨的求证等细节中还原了鲁迅真实的“人”的一面,那些生活场景定格在萧红的文字里,也从此成为学生记忆力的风景。前三篇现代文,学生从细节入手,找到人物精神的栖息地,将外与内之间的协调统一或看似无理实则有情的关系梳理清楚,那些不同风格的文字便活泼泼地被宣之于口而铭之于心了。
第四课的人物神韵在对话之中,在说话的语气之中,在侧面描写的衬托之中,这一点与前三篇有所不同,但其别样理趣又极易使人会心,学生爱此文,其实是爱着文中的人,有着个性特点的人。
若说此课重在阅读比较,那么学生已初步学会围绕一个议题进行比较探究,从而得出结论。下一堂课,我当安排写作课,实现读写结合,让阅读在心中播下的种子在自己的文章里发芽,长叶,开花。